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868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析数字网络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数字网络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整体不断进步,促使网络科技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得到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被应用在高校图书馆系统中。现代化技术的实施,实现图书馆整体数字化的模式,针对过去图书馆原有的服务模式存在查阅文献、资料方式繁琐、管理混乱等问题,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人们对于资料快速浏览查阅的高需求。在图书馆服务中高校应通过有效的方法将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与图书馆服务完美结合,提升服务创新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广泛、时效的优质服务。本文通过对数字化图书馆特点以及影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数字网络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整体结构构建,从而有效地完善图书馆信息服
2、务体系,保障图书馆整体现代化建设。 关键字:数字化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0 1数字网络化高校图书馆特点 (1)馆藏资源数字化。对于信息化数字化的图书馆而言,其文献资料资源相对过去图书馆模式不同,种类较为齐全。同时能够通过将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现代科技处理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从而方便读者的使用,易于接受。5 (2)信息传递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由于依靠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网络信息传递,通过互联网将网络平台上的图书馆信息联合一体。从而实现信息服务、远程存储等联机互借、检索等功能,有效地发挥数字化图书馆作用,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化模式。 (3)信息资源共享化。数
3、字网络化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系统中,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等特点,有效地将信息资源进行跨区跨地的共享服务,从而实行爱你资源共建的协作性和便捷性。 (4)信息服务个性化、自由化。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有效地将数字图书馆与远程用户、各类信息服务中心等机构实现信息系统联机,从而用户无需特意到制定的图书馆内进行资料文献的查阅寻找,用户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够实现图书馆信息的自由个性化服务模式。 (5)信息实体虚拟化。数字图书馆使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结合起来,打破原有的"馆藏"(现实馆藏)概念的局域性和局限性,把"馆藏"的概念扩展到馆内馆外、网上网下的信息资源。 2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4、 数字网络化高校图书馆由于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读者查阅资料方便快捷性,在进行图书馆整体服务功能时,突显决定的优势。对于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一般具有开放性、自由性、无限制性、主动性以及知识广泛性等功能模式特点,相互协调共同提升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如下对这几点服务模式进行简要的介绍:5 (1)开放型服务模式。数字化图书馆开放性服务模式,是针对于过去图书馆封闭性服务模式所进行比较的,其本质和特性完全不相同。不同于过去只针对部分人群进行藏书的使用,而是面向大众。同时根据不同需求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型的现代化图书馆具有时间自由性,图书馆给用户提供全天式服务,读者能够在任意时间内进行资料的查阅
5、。同时,这种服务模式没有身份权限,不会对身份进行界定,并且不会出现繁琐的上架、等级等问题,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优化模式,大大增加图书文献的利用率。 (2)主动型服务。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读者、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上门服务,及时收集、加工信息,在各种专业平台上发布,提供信息服务。 (3)知识密集型劳动。信息社会需要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图书馆开始从以文献单元的加工,深入到以知识单元为主的加工,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将从借借还还的服务,转移到多层次信息咨询服务,有更多馆员从事信息资源建设并直接参与市场,信息服务人员已经从简单重复性劳动,逐步转为知识密集型劳动。 3影
6、响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制约因素 虽然近几年,我国各地区高校图书馆加强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图书馆整体现代化、自动化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同时馆内的藏书量也相对增加。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图书馆整体系统还没有做到非常的完善,服务平台也没有健全,严重影响图书馆人员查查阅数量和资源量利用率。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几点影响因素,如下所示: (1)数据访问不透明的困境。在传统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中,信息用户在查询某种信息时,必须要先用人工方法到一个个数据库中找到一系列有关的数据文件信息,再进行综合性分析,信息用户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5 (2)非一体化服务的困境。传统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应用服
7、务都是非一体化的,不能大规模地对读者服务。信息用户在接受服务时,费时费力也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信息服务,而且每次的服务由于单机的功能限制影响到读者的信息采集量,使用户觉得非常不方便。 (3)信息需求、资源共享的困境。数字图书馆虽然已经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方面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使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得以深化,但是,为确保服务器内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及服务器的可靠运行,图书馆对服务器的最大服务响应数量及接入终端数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