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57341
大小:479.0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正弦定理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安排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B版)第一章,正弦定理第一课时,是在高二学生学习了三角等知识之后,显然是对三角知识的应用;同时,作为三角形中的一个定理,也是对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伸,因而定理本身的应用又十分广泛。二、学情分析对普高高二的学生来说,已学的平面几何,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向量等知识,有一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理解、应用有一定难度,因此思维灵活性受到制约。根据以上特点,教师恰当引导,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多加以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带领学
2、生直接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品尝劳动成果的喜悦。三、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以“正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在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展开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索,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
3、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证明,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猜想提出过程。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直尺,量角器。六、教学过程:(一)结合实例,激发动机师生活动:教师:展示情景图如图1,船从港口B航行到港口C,测得BC的距离为,船在港口C卸货后继续向港口
4、A航行,由于船员的疏忽没有测得CA距离,如果船上有测角仪我们能否计算出A、B的距离?学生:思考提出测量角A,C教师:若已知测得,,要计算A、B两地距离,你有办法解决吗?学生:思考交流,画一个三角形,使得为6cm,,,量得距离约为4.9cm,利用三角形相似性质可知AB约为490m。老师:对,很好,在初中,我们学过相似三角形,也学过解直角三角形,大家还记得吗?师生:共同回忆解直角三角形,①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可以求第三边及两个角。②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边和一角,可以求另两边及第三个角。。教师:引导,是斜三角形,能否利用解直角三角形,
5、精确计算AB呢?学生:思考,交流,得出过作于如图2,把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解题过程,学生阐述,教师板书。解:过作于(图2)在中,,在中,教师:表示对学生赞赏,那么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若,,能否用、、表示呢?教师:引导学生再观察刚才解题过程。学生:发现,教师:引导,在刚才的推理过程中,你能想到什么?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发现即然有,那么也有,。教师:引导,,,我们习惯写成对称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是否任意三角形都有这种边角关系呢?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良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通过从学生日常生活
6、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在解决问题后,对特殊问题一般化,得出一个猜测性的结论——猜想,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二)数学实验,验证猜想教师: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我们先通过特殊例子检验是否成立,举出特例。(1)在△ABC中,∠A,∠B,∠C分别为,,,对应的边长a:b:c为1:1:1,对应角的正弦值分别为,,,引导学生考察,,的关系。(学生回答它们相等)(2)、在△ABC中,∠A,∠B,∠C分别为,,,对应的边长a:b:c为1:1:,对应角的正弦
7、值分别为,,1;(学生回答它们相等)(3)、在△ABC中,∠A,∠B,∠C分别为,,,对应的边长a:b:c为1::2,对应角的正弦值分别为,,1。(学生回答它们相等)(图3)(图3)教师:对于呢?BaACcb(图4)学生:思考交流得出,如图4,在RtABC中,设BC=a,AC=b,AB=c,则有,,又,则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教师:那么任意三角形是否有呢?学生按事先安排分组,出示实验报告单,让学生阅读实验报告单,质疑提问: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教师让学生动手计算,附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互动,
8、每组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三边和三个角度数值,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比较、、的近似值。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随着三角形任意变换,、、值仍然保持相等。我们猜想:==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数学实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体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