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44150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效果分析甘肃省庆阳市丙峰IX人民医院麻醉科745000[摘要]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釆用臂丛祌经阻滞盲目试探操作,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行臂丛祌经阻滞,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且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药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两组麻醉期间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经B超引导行臂丛神经阻滞有助于使麻药准确注入至最佳位置,提高麻醉质量,
2、且可合理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保证临床麻醉安全性。[关键词]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骨折手术常用麻醉方式,既往常经盲探式操作,但麻醉药物常无法深入的到理想阻滞部位,成功率较低,且可增加祌经损伤的风险。近年来,临床发现B超技术可在神经阻滞中具有定位作用,麻醉医师可在B超引导下观察穿刺针径路及麻醉药物分步情况,可有效避免传统操作手法的弊端[1]。为此,木文将对近年我院收治的42例上肢骨折患者于B超引导下行臂丛祌经阻滞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患者84例,其中男例50,女3
3、4例;年龄18〜57岁,平均(42.3±2.6)岁;ASA分级I~II级,病因:肱骨骨折28例,尺桡骨骨折27例,掌骨骨折17例,其他12例。排除全身复合伤、神志不清、小儿及不愿配合手术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入室后,于麻醉前常规肌内注射鲁米那lOOmg、阿托品0.5mg。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胸背部垫易软枕,将患肢外展呈敬礼姿势,头部偏于对侧,叮嘱患者保持肌肉放松常规消毒穿刺皮肤。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盲0试探操作,操作如下:在腋动脉搏动最上点做皮丘,取22G静脉套管
4、针,在腋动脉处穿刺,缓慢进针,直至鞘膜刺破,随后将套管针套管向前推进2〜3mm,并取出管针枕芯,待观察针套与腋动脉摆动一致后,将针套与输液管路相连接,最后注入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合剂25ml。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具体操作如下:B超探头先对喉部进行扫描,观察甲状腺、颈动脉、颈内动脉,在逐渐向外扫查至胸锁乳突肌外侧边缘,扫查臂丛神经横断面,观察臂丛神经分支细节。在B超扫描图像下经腋路进行穿刺,取22G套管穿刺针,距探头外约0.5〜0.8cm,在腋动脉处垂直进针,并经B超监控穿刺针的移动状态,待确定针尖最佳位置后,注入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合剂,冋时在
5、B超引导下,观察麻醉药物分步及扩散情况,待神经阻滞完全被药物浸润后停止给药。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麻醉阻滞起效吋间、镇痛维持时间、麻药使用剂量,并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评定标准根据患者意识状况、疼痛、肌肉松弛等情况评定麻醉效果[2],苏中优秀:术中患者意识清醒、无疼痛感;良好:患者在术中无明显痛感,肌肉松弛度欠佳,但仍可继续手术;一般:患者在术中偶有疼痛感,且肌肉不松弛,需加深麻醉后方可完成手术;失败:尽管加用局麻药后,仍不能完成手术,需改为全身麻醉。麻醉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1.5统计学分析将相关的数据均导入到SPSS1
6、8.0软件包中,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PlUSmn;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若P<0.05,具有显著差异。2结果2.1两组麻醉阻滞情况比较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吋间快于对照组,且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完成吋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药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2.3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两组在麻醉过程中,均未发生心动过缓、收缩压低于基础值30%或90mmHg、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且术后未发生神经系统症状。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4.8%);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
7、(7.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201,P〉0.05。两组寒战患者考虑为轻度局麻药物反应,均给予哌替啶、氟哌利多等对症处理后改善,对照组有恶心、呕吐者未特殊处理,自行缓解。3讨论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血管、神经吻合等手术常用麻醉方式,准确的神经定位是阻滞麻醉成功的关键,既往临床常采用盲探式神经阻滞方式,但该法操作的主观性较强,对操作者临床经验要求较高,尤其是患者间存在解剖结构关系上的差异,其神经阻滞定位相对较闲难,且盲探式穿刺成功率不高,若穿刺不当,增加误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