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47777
大小:6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8
《务实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务实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强烈的争先意识、浓厚的创业氛围,更要有切合实际的建设之路、扎实有效的创新之举。具体到我们江山市来说,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既要借助政策推动,更要依托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央、省里都作出了相应的政策。江山市作为我省26个经济欠发达县市之一,一定要把握上级的有关精神
2、,做好对接文章。力争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五大救助体系建设、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为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外力支持。与此同时更要重视推动内部的产业发展。实践证明,产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支撑。近年来,江山市深入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大力培育“2+6”特色产业,积极做大做强核心企业,大大提升了经济开发区、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等工业平台。工业经济不仅成为江山市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据统计,近几年,江山市工业企业每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势头持
3、续增强。农业产业化更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支撑。近年来,农业龙头战略、品牌战略、基地战略、科技战略有效实施,种养企业化、生产园区化、加工企业规模化、流通组织化等产业化发展全面推进。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竹木、白菇、蜂产值成倍增长,白菇种植己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生猪、绿牡丹名茶、猕猴桃等产业继续得到巩固提升。全市保持了22万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兴建扩建各类农产品市场15个,农贸城被列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5家。2005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4、594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0.9%和64.6%。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要继续强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并以工业化的思路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继续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加大力度发展工业经济。2006年,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全市新增亿元企业4家,总量达到16家;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以上,在二产中占比达到90%左右,涌现20亿元大企业3家。要围绕白菇、蜂蜜、生猪、绿牡丹名茶、猕猴桃等产业,按照“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
5、业现代化路子。2006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培育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2家、超5000万元10家,争取有1家新列入省级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4亿元,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8家,农产品加工率达30%以上。二、既要关注就地建设,更要重视移地发展。新农村建设,总的应该坚持就地建设的方针。但是,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许多乡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如果一味坚持就地建设,不仅全市难以统筹发展,同时也缺乏现实性和科学性。因此,欠发达地区,既要重视就地建设,更要关注移地发展。下山脱贫工程是欠发达地区新
6、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山区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之策。近年来,江山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的若干意见》,坚持依托产业、依托集镇、依托城市,累计投资25000多万元,建成下山脱贫小区26个,下山脱贫点98个,建区面积2239亩,帮助5234户1.9万农民走上了下山脱贫之路。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把下山脱贫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进一步抓实抓好。一要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即用好用足省里的各项扶持政策,如把上级原有的通村道路、广电、电力、供水等扶持资金,直接用于脱贫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市内各个部门安排的项目,
7、也要向下山脱贫小区倾斜。二要加快下山脱贫小区建设。抓好市级和重点乡镇下山脱贫小区的建设,土地指标要优先保证,并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予以扶持。三要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认真落产《关于鼓励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的若干意见》,在农户搬迁过程中,帮助解决好临时居住、用电、用水、用厕等实际问题,统一安排、优先解决建房用地指村标,适当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规费,及时兑现经济补助,并在教育、医疗、计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和优惠,优先安排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各类企业优先及纳下山农民就业认真做好农民搬迁后发展致富问题,真正使山区农民移得出、稳得住、富得
8、起。三、既要争取外力支持,更要培育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江山市各级、各部门对村庄建设给予很大的支持,形成了浓厚的“争村挂联”氛围。其中企业“挂联”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不同的类型和模式:例如村企共建型、企业自建型和资源共享型等等,每年仅企业支持“三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