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37335
大小:19.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纳博科夫遗作《劳拉的原型》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纳博科夫遗作《劳拉的原型》浅析 【摘要】针对纳博科夫的遗作《劳拉的原型》,评论界多关注“该不该出版”的问题。然而,这部“碎片小说”汇集了作家以往的创作主题,凝聚了风烛残年的纳博科夫对于生命与艺术的独到见解。 【关键词】纳博科夫;《劳拉的原型》;碎片小说 1987年2月的一个下午,在瑞士蒙特勒皇家旅馆天鹅楼六楼的套间里,传记作家布赖恩・博伊德从纳博科夫的遗孀维拉手中接过一小盒索引卡片。维拉
2、嘱咐他,“那些手稿只能读一遍,不得做笔记……读完后想就此写些东西,她有权删除任何想删的内容”[1]阅读的过程让布赖恩觉得很糟糕,因为维拉一直用她那双锐利的蓝眼睛盯着他。 布赖恩阅读的正是纳博科夫遗作《劳拉的原型》。这甚至不是一部完整清晰的初稿,而只是138张用铅笔书写的没有确定排列顺序的索引卡片。纳博科夫没来及完成《劳拉的原型》,尽管他从1974年就开始着手创作,按照自己独特的习惯,动笔之前就在头脑中反复推敲,形成了小说的完整构想;虽然孤注一掷,试图战胜衰老和虚弱,笔耕不辍,兴致十足的投入“新小说的深渊”,享受与自己的新小说之间那“一段美妙的时光”,然而,“接踵而来
3、的事情和疾病使他无法将一两沓灿烂的精神图景转换成索引卡片”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2]。1977年他的脑力和体力最终没能赶上死神的脚步,小说的创作戛然而止,《劳拉的原型》永远定格在碎片小说的形式。完整的《劳拉的原型》只存在于纳博科夫
4、的脑海之中,他留给我们的是一部永远也找不到答案,永远无法完成的小说。 “若临终前写不完小说,务必将其销毁。”纳博科夫的遗言总是回荡在维拉的脑际。由于年老体弱,对于丈夫炽热的,无法估量的爱,这位完美、英勇的妻子,最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伴侣一再拖延,只是将这138张卡片默默地保存在瑞士银行的保险箱里,最终将身后的任务遗留给纳博科夫的独子德米特里。在父亲去世的几年之后,德米特里自己也穿越了一次死亡的冒险,住院期间,他决定将自己的男低音事业和赛车爱好统统放在一边,把剩余的精力献给父亲伟大的文学遗产。当他穿过内心痛苦的障碍,双手触摸到那一叠脆弱纤细的卡片时,他知道眼前是一部不同于
5、父亲以往任何一部作品的辉煌的小说,虽不完整,但“结构和文体都堪称史无前例”[3]。 那么,是烧毁还是出版?摆在德米特里面前的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伴随着长期的举棋不定和评论界声势浩大的论战,德米特里最终决定让这部沉寂了32年的未竟之作“从幽暗中探出头来透透气”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
6、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4]。纳博科夫的遗作原稿付梓出版,即使是残片断章,多少满足了全世界各类型读者的种种好奇和猜想。然而,当这个轰动文学界的事件尘埃落定的时候,相较探讨作品的文学价值,争议更多的集中在作者临死前的遗嘱上:纳博科夫让妻子和儿子烧掉自己未完成的作品,而这个遗言最终没有被遵守。这究竟是对文明的守护还是对逝者的大不敬? 作为一位艺术完美主义者,未完成的小说是不能以未经打磨或蒙太奇手法拼接的草稿碎片形式公布于众的,因为他厌恶读者读到他脑中凌乱的思维。在纳博科夫的文学接受观里,对于小说的初步建构,字迹的变化,对各种用词的推敲和琢
7、磨,随手写下的灵感闪现,甚至是查阅资料文献时所做的注解和随笔,都可能成为任何一个具备充分理性和感性潜质的优秀读者可能找到的解开小说文字思想迷宫的钥匙,让自己的小说如此直白粗糙,对于“魔术师”纳博科夫来说,恐怕是最不能姑息的事情。而当我们不管是以书评人还是普通读者的身份翻看这些卡片的时候,会不会突然觉得自己像是闯入了纳博科夫隐秘的禁止的创作世界,一个存在瑕疵的不完美的世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就似乎愈发窥见了一点他行文结构的编排倾向,遣词造句的技巧,灵感的闪现,思维的流转,而这是否是作为一个纯粹为艺术而艺术,为审美而写作的艺术完美主义者愿意同读者,哪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