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纳博科夫的小说主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论纳博科夫的小说主题刘佳林,,概要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是一位重要的文体学家又是一位后现代大师但其作品。,、的基本内容却一直受到忽视或否定作为流亡作家的纳博科夫其流亡者的身份流亡的生活。,情境可以视为其小说主题的内在契合点在40年代之前的俄语写作时期纳氏关注的是现实,、,;的层面主要抒写掺合着鲜明的政治态度回乡的冲动等内容的乡愁英语时期作家转向形而,,“”,上的探索视时间为生存的牢狱并借助审美狂喜对常识的时间观进行改造在文本层面上。,。求解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说纳博科夫的小说主题也是我们的生命主题,·,“”arNaoov1899
2、一弗纳博科夫(Vldimibk阅读活动的不断深人流亡文学逐渐由一个方,,1977)广受中国读者所注目是因其英文小说《洛便上手的解码变成正确阐释的侄桔就其创作主,。“”丽塔》中译本的出版自此他一直被视作英语世界题而言纳博科夫在许多方面溢出了流亡文学。,,。的边界可以认为在其纳里的一位杰出大师随着苏俄文学研究禁区的不艺术旅程的初始阶段断开放,作家又在回归文学、侨民文学的座标系中博科夫的作品印刻着极其鲜明的流亡文学的痕,、,,,迹但在被重新定位构成俄语世界里一片特殊的文学风宣泄释放普遍的流亡情绪之时之后作景。纳博科夫先俄后英的写作实践是引起归位困家内在的许多相当个性化的思
3、想与情感会得到滋。,。润与灌育因此,在解读纳博科夫流亡文学的难的主要原因在读者努力调和心底两帧面貌不时,。,“”一些规定性内涵不能成为制约同的纳博科夫影像的时候流亡成了他们共持只是一种支持同,、,,,的身份证事实上自1919年4月15日起作家时作家的流亡身份流亡的生活情境可以视为作。,。,便告别故土做了永远的流亡者因此把他的创家主题的内在契合点作视为流亡文学便是不争的事实。一、剪不断的乡愁提及流亡文学,人们自然会想起勃兰兑斯,他,、比之于一般的流亡作家纳博科夫在真曾用一册书的篇幅论述了包括夏多勃里昂卢梭正的,“”流亡生涯等在内的欧洲作家并用流亡文学这一概念经开始前就
4、已经历了怀乡的一切悲伤与欢纬全书,认为流亡文学是19世纪伟大文艺戏剧的乐。由于家境富有,纳博科夫经常远离故土,去西。,。:南欧度假1905年初他在开幕流亡文学从此既获得了外在的规定性写作国外呆了差不多一年,“:者的流亡身份;又有着内在的规定性相左于当局后重返俄罗斯回到祖国之后的兴奋感融合了嘎,,,吱作响令人的政治态度逆于既成法则的感情与道德观念深心醉的白雪白雪上一串串深深的脚,,,。刻不安的情绪回到过去与奔向未来的倾向等等印机车烟突上的红色光泽红色补给船上堆得高,,,由于流亡的动因基本上是政治的而人类在去国高的白桦圆木这些圆木身被一层厚厚的积雪在。,河中缓缓地移动着
5、”这次6怀乡时各种感情的发生方式又大致相通所以纳回归给岁的作家留下,,博科夫创作的某些内容必然会映射出流亡文学的了深刻的印象60年后忆及此情此景时纳氏觉“类本质,这从逻辑上为解读作家提供了一种有效得它仿佛一次彩排不是为了那永远也无法。,,—的路径但是随着作家艺术世界的不断拓展随着成行的壮丽的回乡而是为我漫长的流亡生涯中..35,”‘。〔〕一次又一次的回乡梦童年的怀乡情绪常常因的情感流亡者就能够从偏执的热情中开始自我,,。,,《玛丽》为归乡变成巨大的喜悦而在永别了故园之后纳救助掩埋过多的乡愁寻找其他安慰中,。的男主人公最终明白昔一味执着于博科夫才真正开始体验飘泊天涯的
6、无限辛酸日不会重来,,,从流亡者的角度看政治格局的变更是导致过去也无济于事于是在女友到来之前毅然登上,。因此流亡文学的乡愁*个人生活变异的唯一原因另一列远行的火车,,乡愁主题还包含着回乡的主题常常掺合着鲜明的政治态度这是与单纯的除了怀乡情绪外,游子思乡所不同的。尽管纳博科夫反复宣称他对冲动因为只有实际的回乡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治。,,愈怀乡的病痛艺术之社会问题毫无兴趣也拒绝任何意识形态的承诺于创作者个人的功利就是,但面对造成他私人生活彻底易辙的十月革命及苏以想象性的完成来补救心理上的缺失这就是纳,。。维埃政权作家还是流露出激烈的政治偏见1921博科夫写作《光荣》(193
7、2)的动机《光荣》是一部,,,年他发表一篇题为《精灵》的短篇小说叙述一个自传色彩极浓的长篇小说与我们的论题有关的。,,树精从故园来造访流亡中的他树精抱怨说它不情节是马丁幼年曾听母亲讲过一个童话一名儿,,;得不从一棵树逃到另一棵树因为它们或者被砍童走进床头挂着的一幅画里在森林小径中消失,,,。小说结马丁决定闯人苏联境内只为向恋倒或者被当作公墓而掘埋在借助想象召唤过去尾部分,。,马丁的行为与以慰藉思乡情怀的同时作家的政治情绪也是显人证明自己的勇气结果一去不返,,,而易见的在他看来十月革命无疑是一场浩劫母亲的童话在小说文本的内部构成一组真实与想,,是一群粗暴无知的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