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

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

ID:27960981

大小: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上传者:U-991
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_第1页
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_第2页
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_第3页
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_第4页
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摘要:近年来,由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融资渠道多元化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民办高校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民办高校;融资问题;融资对策一、引言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民办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学生的学费,但是招生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部分学校生源紧张,从而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如何分析民办高校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健全民办高校的融资体制,拓宽民办高校的多元化融资途径,切实改变民办高校的资金困难问题,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民办高校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一)与民办高校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融资环境差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可以自行筹集,可向学员收取适当的费用,但不得以各种理 由非法牟利。因此,国家已经明确规定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是自筹经费,并且制止民办学校乱收费,规定了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根据《担保法》的相关规定,学校、幼儿园和医院等公益性单位相关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都不可抵押贷款。因此,民办学校要向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不得以学校的设施作为抵押物,只能以学生的学费作为质押物。而学费又受到生源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民办高校的贷款难度。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尚没有对民办高校融资的具体规定,立法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说降低了投资者投资民办高校的热情,也即制约了民办学校资金的再投入。(二)融资渠道已呈多元发展趋势,而主要融资渠道单一立足融资渠道观察,民办高校的融资途径基本可分为内源和外源融资两大类。其中内源融资途径主要包括学杂费、科研拨款收入、校办企业经营收入和社会服务收入等。就学校的内源融资来说,大部分学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费,其他如科研收入、社会服务收入,在民办高校融资资金所占比例极小,并且只有少数的学校有社会捐助、政府资助等融资途径。由此 可见,学杂费收依然是民办高校财务的主要收入。(三)民办高校外源融资途径有限外源融资途径是指民办高校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本校以外的其他社会团体筹集资金,比如金融机构贷款、社会捐赠、政府补助、企业投资、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等。1.吸收社会捐赠收入非常有限当前我国的捐赠制度还不完善,民办高校的知名度也比较低,学校品牌尚未形成,社会影响力不大,在接收社会捐赠方面的优势远不如公办院校,社会捐助在民办高校筹资结构中所占比例还很低。2.贷款额度低近年来,由于《担保法》的规定,学校的设施不能作为抵押物,只能以学生的学费作为质押,这基本上是信用贷款,信用贷款的额度比较低,因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缩减了对民办高校的贷款规模,民办高校能够贷款的资金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3.政府财政资助少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或者《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在法律上对民办教育给予了支持,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但是关于政府资助民 办高校的方案细则尚未形成。实际上,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远不及公办院校,资助的经费也极其微少。三、民办高校融资问题的几点对策民办高校要发展,就要尽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可以从政府、社会和民办学校两个方面来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机制。(一)政府和社会方面1.政府提供法律制度上的支持政府应完善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并健全能够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法律体系及其细则,并且建立民办高校的相应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有效管理。2.政府应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拨款力度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样,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政府作为“受益者”,应该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一部分财政资助。通过政府的资助,可以减轻民办学校的资金压力,促进民办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管理上。政府应设立民办教育发展基金,适度增加民办高校在校生的规模,提供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 1.优化民办高校的融资和投资环境(1)优化民办高校的融资环境。在社会融资方面,政府要制定合理的民办高校信用贷款政策,并且鼓励银行适当放宽办学贷款条件,尽量简化资产抵押手续,对教育贷款给予适当财政补贴,需要时可以为民办高校的贷款提供一定额度的担保,向民办高校提供较为低廉的土地租金。同时,要降低其他社会资金进入民办高校的门槛,鼓励社会民间团体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投资。(2)优化民办高校的投资法律环境。政府应建立民办高校投资的激励机制,对投资民办教育的企业、社会团体给予各种税收上的优惠,落实民办教育发展的土地、建设、财税优惠政策。(二)民办高校自身方面1.增设特色专业,扩大生源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专业建设”两方面着手,建设有本校特色的专业,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2.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广泛吸引投资,积极争取社会捐赠民办高校要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要建立稳定的 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待遇,建立相对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要增强学校的自身办学实力,从而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意向。民办高校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声誉,从而赢得社会捐赠者的注意。比如,民办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筹资管理机构,负责募捐工作并和校友或社会各界保持联络,积极拓展社会捐赠途径。同时,还可以成立校友会,以便加强校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校友的社会影响力,募集更多的办学资金。1.大力发展校办产业,积极增加其他收入大力创建校办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为民办高校筹集资金。民办高校对外还可以运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外提供各种相应的服务,比如成立学校运输车队来或教育培训等增加收入。2.创建多元化融资途径,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构建新的民办高校的融资模式,可以考虑股份制办学,企业直接投资学校成为股东,或与企业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学校还可以进行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秀国外的教育资源。3.加强民办高校的资金管理民办高校要建立一套财务管理体制来进行资金的 管理,建立高校资金管理委员会,定期对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建立民办高校资金使用情况公示制度,接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督。制定风险预警方案和机制。参考文献:[1]仲春梅•民办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4(05).[2]任铭越,黄冬艳,江凯峰,李云波.关于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相关情况的调研报告[J].教育探索,2013(06).[3]周海涛,张墨涵.如何突破民办高校筹资的困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2).[4]杨秀.山东省民办高校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度项目“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在民办大学债务风险测算中的应用研究”(批准号:JJ1447,项目类别:规划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