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ID:26977109

大小:73.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_第1页
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_第2页
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周香芝(河南省扶沟县中医院中医内科4613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木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30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给予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可以有效治疗。【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322-02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大肠炎

2、,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发生在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粘液脓血便,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木病属中医“痢疾”、“脏毒”、“便血”等范畴。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20—50岁,病程迁延数年至十余年。上述患者临床表现为腹泻25例,腹痛(排便后缓解)16例,粘液稀便和脓血便11例。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男女发病比例无明显差别。1.2诊断标准2001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结肠克罗

3、恩病、缺血性肠炎等疾病后,按以下诊断标准:(1)有典型临床表现,并至少有内镜三项特征性改变的一项和(或)黏膜活检可诊断木病。(2)有典型临床表现,并至少有X线钡剂灌肠特征性改变三项中之一项,可诊断木病。(3)临床症状不典型,但有典型内镜或X线钡剂灌肠所见者,拟诊为木病,并观察发作情况。(4)有典型临床表现及典型既往史,但目前内镜或X线表现无典型改变者,列为“疑诊”随诊。(5)初发病例,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改变均不典型者,暂不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可随诊3—6周,观察发作情况。1.3辩论分型中医辩论分型诊断标准按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辩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

4、[1】。(1)湿热内蕴型:诊见腹痛,粘液血便,里急后重,身热,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2)肝郁脾虚型:诊见腹泻,伴脓血便,常与情绪波动冇关,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苔薄白,脉弦。(3)脾肾阳虚型:诊见病久体弱,腹泻,腹部隐痛,五更泻或完谷不化,面色无华,形寒,舌淡,苔白,脉沉迟。1.4治疗方法(1)中药保留灌肠:灌肠处方:苦参20g,黄柏15g,白头翁20g,赤苟20g,地榆20g,黄连15g,三七6g,甘草6g。日1剂,用400ml水煎至200ml,以每次100mI早晚2次保留灌肠,至少保留1小吋,14天为1疗程,灌肠过程中应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然后根据病

5、变部位的不同,做好相应的体位调整,灌肠后采用俯、仰、左、右侧卧位,不断转换体位,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充分接触,从而使药液最有效的吸收和利用。(2)中药内服:基本方:黄芪20g,党参15g,炒白术15g,山药20g,肉豆蔻12g,补骨脂15g,黄连10g,白及15g,木香10g,赤白芍各10g,败酱草12g,赤石脂12g,五味子15g,甘草6g。本方药可根据症型不同进行调整。若属湿热内蕴型者,去肉豆蔻、赤石脂加白头翁、黄柏;肝郁脾虚型,去败酱草、补骨脂加柴胡、防风;脾肾阳虚型者,去黄连、五味子、白芍加吴茱萸、干姜;粘液多时加薄公英15g。日1剂,400ml水煎至200ml,

6、早晚各1次口服,14天为1个疗程。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嘱患者要注意饮食调节,营养补充,畅情志、适寒温、勿劳累。2疗效观察2.1疗效标准参照1993年太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标准用药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分为痊愈、好转和无效。(1)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排便正常,肠镜检查肠黏膜溃疡愈合;(2)好转:诸症明显改善,肠镜检查肠黏膜大部分愈合;(3)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肠镜检査肠黏膜尚未好转。2.2治疗结果52例中,痊愈30例,好转2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o3讨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多为饮食不洁、情志失调、感受外邪,邪从内生,郁而化热,内蕴大肠,酿生湿热,湿闲脾土,脾虚湿胜,

7、肠道功能失司,从而出现腹痛,泄泻,纳差,II经久不愈,以致伤及脾肾,脾气下陷,肾虚不固,脾肾俱虚,故易反复发作。其表现大多为本虚标实,虚实相兼或寒热错杂。由于脾肾阳虚及发病之本,湿热为致病之标,血瘀则是局部的病理变化。治疗应健脾益肾,凉血解毒,祛瘀生新。采用的中药灌肠方中,苦参、白头翁、黄连、黄柏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赤芍、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地榆凉血止血。故本方起到清热燥湿,祛腐生肌的作用,诸药合用直达病灶,不仅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II能延长药物的作用吋间。临床发现,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但可以改善患者泄泻、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