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82680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担当诗歌的互文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担当诗歌的互文性分析摘要:本文以担当的诗歌为分析对象,从互文性的角度分析担当诗歌互文的形式、互文性的理论意义及其形成互文的原因。同时指出:担当的诗歌互文从理论上主要得益于其复古和师法的理论主张、其对朋友“二我”的理解和阐释、其与朋友的交互酬唱、互相砥砺、其禅诗、诗画的相互阐发;担当诗歌中的互文性主要表现在其友谊诗和题画诗、禅趣诗中。中国5/vie 关键词:担当诗歌;互文性;唱和 作者简介:付晶(1986-),女,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1002-2
2、139(2017)-05-0-05 一、“互文”及“互文性”释义 “互文”在中国首先是一种修辞方式。中国很早就有关于“互文”的提法。“互文”一词曾见于唐李善《文选注》,《文选注・恨赋》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二句,李善注云:“心当云危,涕当云坠,江氏爱奇,故互文以见义。”贾公彦在《仪礼注疏》中云:“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杨鸿儒这样定义: “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写作上的需要,常常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放在两个句子中,或把两个句子的意思压缩在一个句子中,这样上下文互相交错,互相补充。前后结合起来看,意思才完整明白的修辞
3、方式叫‘互文’。”[1] 唐人孔颖达在经疏中指出了两种“互文”,一种是“互文而相足”,“象曰:‘君子以惩忿窒欲。’(《周易・损卦》)《正义》曰:‘惩者息其既往,窒者闭其将来,忿、欲皆有往来,惩、窒互文而相足也。’”(《周易正义》卷四)另外一种是“互相发见”。互相发见要求相互依赖,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无法理解原文。 从以上资料来看,“互文”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一种修辞的方式,其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行文的方便,这种修辞方式利用上下文语境的生发性,从而使人们能窥见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一般来说,互文见义主要局限于两个句子之间,产生互文作用的也主要是两个字
4、词,但这种范围扩大了也同样可以理解,比如一个词同一个或多个句子之间,一个句子同一首诗之间,两首或者多首诗之间,一首诗歌同一篇小说之间,也可以形成互文见义。这种范围被扩大时,把其放在一个大的语境中来理解,也是可行的。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批评术语,是由法国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的,有时被翻译为“文本间性”。“互文性”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如萨莫瓦约在《互文性研究》中说的那样,“互文性”这个词,如此广泛地被引用、定义和赋予不同的意义,以至于它已然成为文学批评中最含混不清的一个概念。比起这个专
5、业术语,人们通常更愿意用隐喻的手法来指称所谓“文中有文”的现象,诸如:拼凑、用典、旁征博引、人言己用、诗禅互通、诗画互证等等。“互文”可以用来分析文本之间相互交错、彼此依赖的若干表现形式。 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书中将“互文性”定义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文本,而必然卷入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文本中的语义元素构成文本的历史记忆,和其他文本建立起一套联接关系,一个交互的网络。在这里虽说“互文性”指向此处的文本和彼处的文本的一种共时的关系,但是“互文
6、性”这一术语并不仅仅只限于文学中常见的借鉴、引用、影响、戏拟等关系,同时它又指向于此处的文本和彼处文本间的一种历时关系。 “文字词语之概念,不是一个固定的点,不具有一成不变的意义,而是文本空间的交汇,是若干文字的对话,即作家的、受述者的或是相关人物的、现在和先前的文化语境中的诸多文本的对话。[2] 概而言之,“互文性”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二是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或明或暗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譬如,先时文化
7、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对过去引文的重新组织。在这里,我所用来分析担当诗歌的“互文性”主要采取的是第一种意义,即两个或者几个文本之间,或这样或那样的的总是存在关联,可以说它们是一种互文关联。 二、担当诗歌中的互文性分析 (一)��当对师法前人的强调 诗人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熟悉前辈作家的运思和技巧,从而化为己用,作为自己创作时的启发和借鉴。诗人的用典、句法、炼字,须以广泛的阅读前人的优秀作品,从而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像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宋代大家,知识之丰富,学问之广博已尽为人知,他们的这种博览群书,博闻强识的本领,使得他们
8、能够往来今古,无论是用典、还是用事,都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这在当时形成了一种重学问的氛围。担当学识渊博,对前辈文化人心存敬意,加之这种重学问的氛围,他提出了要师法前人。他的诗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