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论文

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论文

ID:26058457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论文_第1页
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论文_第2页
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论文_第3页
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论文_第4页
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论文熊红仔,刘昀,伍振峰,赵冰洁【摘要】目的将从丹参提取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的总丹酚酸制成滴丸,并优选其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圆整度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头内径、滴距、滴速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90℃,滴头内径4.5mm,滴距6cm,滴速50滴/min。结论确立的成型工艺可行,所制滴丸符合质量标准。【关键词】总丹酚酸;成型工艺;正交试验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anoptimumpreparationprocessfortotalsalvianolica

2、ciddrippingpills.MethodsOrthogonaldesignedtoselectthetemperatureofdrug,internaldiameterofburette,drippingdistanceanddrippingspeed.Theeandgrainroundnessumdrippingconditionperatureeterofburettem,drippingspeedinute,anddrippingdistance.ConclusionThemouldingtechnicsarefeasibleandinaccordanceould

3、ingtechnics;orthogonaldesign总丹酚酸(totalsalvianolicacids)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一类多酚羟基化合物,由丹酚酸A、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等组成,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据文献报道,其具有抗脑缺血、抗血栓作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有保护作用[1-3]。滴丸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剂量准确等优点。本实验将丹参水溶性提取液,经大孔树脂纯化得到的总丹酚酸提取物制成滴丸,以满足临床急症的需要,现将其成型工艺条件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仪器与材料总丹酚酸(自制),聚乙二醇(汕头市光华化学厂),二甲硅油(镇江市宏扬硅氟材料厂)。Douldingeffe

4、ctofdifferentmatrixproportions结果表明,采用m(PEG4000)∶m(PEG6000)=2∶3的复合基质时,药物在基质中分散均匀,所制得的滴丸圆整、光滑、颜色均匀、硬度好,.freel(PEG4000)∶m(PEG6000)=2∶3作为滴丸的基质。2.4药物与基质配比的选择取处方量总丹酚酸药粉,分别加入不同的混合基质[m(PEG4000)∶m(PEG6000)=2∶3],制备滴丸,观察药物与基质融合情况及滴制情况,确立药物与基质的配比,见表2。结果表明,药物与基质的质量比为1∶3时,药物与基质易融合,滴丸成型和硬度较好。2.5滴制条件的筛选[4-

5、5]在确定基质的组合、药物与基质配比的基础上,选出对滴丸成型有重要影响的4个因素:药液温度、滴头内径、滴距、滴速,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滴丸的丸重差异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及圆整度为指标综合评价滴丸的滴制条件。丸重差异变异系数(Ⅰ)、溶散时限(Ⅱ)分别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的质量差异限度、崩解时限项目进行;圆整度(Ⅲ)为滴丸最短径与最长径的比值。依据各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3,0.3,0.4加权评分,综合评分公式:=(Ⅰ最小值/Ⅰ×0.3+Ⅱ最小值/Ⅱ×0.3+Ⅲ/Ⅲ最大值×0.4)×100。结果见表3~表5。从表4的直观分析和表5的方差分析可

6、知,各因素对滴丸成型影响大小为ACBD,其中A和C有显著意义。滴丸的最佳滴制工艺为A3B2C2D2,即药液温度90℃,滴头内径4.5mm,滴距6cm,滴速50滴/min。表2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对滴丸成型的影响(略)Tab.2Theresultofdifferentformulationproportions表3因素水平表(略)Tab.3Factorandleveltable表4正交设计实验表与结果(略)Tab.4ResultofL9(34)orthogonaltest表5方差分析表(略)Tab.5OrthogonaltestvarianceanalysisF1-0.05(2,2

7、)=19.00,*表示有显著性差异。2.6验证实验按最佳滴制工艺制备3批滴丸,按评价指标进行制剂检查,结果见表6。表6验证实验(略)Tab.6Resultofvalidationtest3讨论实验中发现,药物与基质混匀时,干膏细粉的粒度对滴丸的外观质量有影响,干膏细粉过100目以上筛,可提高滴丸的均匀度、圆滑度和硬度;干膏细粉先与10%的水混匀,再与基质熔融,制得滴丸成品色泽均匀、光滑,且药物与基质易于混匀。滴丸的成型性和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正交试验法优选滴丸制备工艺时,难以用单一指标来衡量。本实验在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