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6555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幼儿有意说谎的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幼儿有意说谎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幼儿有意说谎的现象 从幼儿认知和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特点来看,3岁幼儿已有说谎的经验,4岁幼儿开始出现策略性说谎,但这一时期幼儿的说谎行为基本上论文联盟.L.都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属于无意说谎,常表现为满足愿望的心理、理解性心理错觉和自信心的萌动等。有意说谎在幼儿5岁时开始萌芽,如果这时成人不注意教育或引导,有意说谎就会发展成严重的欺骗行为,从而影响幼儿的道德发展。 一、5岁幼儿有意说谎的界定 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看,说谎属于社会交往中的一种问题行为(或策略),反映了幼儿在人际交往中互动与反馈的信息: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来分析,说谎属于一种认知
2、活动,反映了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进程。5岁幼儿正好处在思维和智力从无意性、不稳定性向有意性、稳定性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也开始萌芽,此时幼儿心理所发生的质变主要体现在认知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开始发展。由此可知,5岁幼儿的说谎行为开始带有有意性,但还处于萌芽阶段,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愿望或避免责骂等,并常伴有紧张不安、恐惧内疚等情绪体验。 二、影响幼儿有意说谎行为的因素分析 特定的年龄特点存在特定的心理特点。幼儿有意说谎的行为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来自主观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客观因素方面的影响。 1、主观因素 (1)逃脱惩罚的恐惧心理。罗素说过,幼儿的不诚实几乎总是
3、恐惧的结果。幼儿已有了自我防御的意识,当他们因做错事而将要受到惩罚时,他们会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当成人对幼儿的要求和规范目益严格,为幼儿的行为设定了各种限制时,这些来自成人的权威压力使幼儿害怕成人的批评与纠正,但又不得不迎合成人对他们的期盼,从而导致有意说谎。 (2)取悦他人的虚荣心理。虚荣心是一种想要获得他人注意、赞赏、羡慕的动机和情感,这既是一种情感需要,也是希望得到别人注意的心理归属的需要。但受虚荣心支配的幼儿不能独立地估计自己的行动实质,仅对他人注意的外在效度感兴趣,为了博得他人的赞赏、夸奖以及取悦他人,在实力难以达到的情况下,便出现了有意说谎。 (3)意义障碍期的反抗心理。意义
4、障碍是幼儿表现出的品德心理阻抗现象,它阻碍了幼儿对品德要求的完全接受和正确理解,从而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要求产生消极的反抗心理。幼儿正处在这样一个意义障碍期,有意说谎成为反抗心理的表现之一,严重者还伴有报复行为发生 (4)惰性心理。幼儿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自己的愿望,却不愿付出劳动和努力,因此有意夸大、歪曲或编造事实以躲避责任或获取利益。 对于想不劳而获的幼儿来说,有意说谎似乎是一种最轻松、便捷的手段。 2、客观因素 (1)模仿的强化。模仿是幼儿从他人身上获取某些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幼儿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以及相似性程度等因素决定了幼儿有很强的模仿行为
5、。 (2)异化的教育方法。成人异化的教育方法所带来的消极的榜样作用是造成幼儿有意说谎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好孩子和坏孩子之别。幼儿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他们的思维形象直观,很难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成人认为好孩子不能做错事、做了错事就是坏孩子,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幼儿容易通过有意说谎使自己成为成人眼中的好孩子。第二,承认的惩罚。幼儿做了错事后,成人先是承诺只要诚实就不惩罚,可是当幼儿诚实地承认错误后,成人不但不原谅他们,反而加倍惩罚,幼儿就会产生诚实还不如说谎的想法。第三,成人的错爱。由于教师的偏爱和家长的溺爱,他们常以优厚的物质奖励来鼓励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但
6、评价指标却模糊而缺乏客观标准,使幼儿常常通过有意说谎来获得奖励。 (3)群体压力下的从众行为群体压力这一社会性因素会导致从众心理。迫于从众心理的压力,幼儿可能会产生有意说谎的行为。有意说谎是一种情境化的行为,社会互动中的情境因素也为幼儿的有意说谎提供了广阔的大环境,幼论文联盟.L.儿往往会根据情境压力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其社会性行为。 (4)社会媒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当前,幼儿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但是一些社会媒体公布的虚假信息不仅具有欺骗性,还带有误导性。有些社会媒体对一些欺骗行为不但不予以批判,甚至还从积极的角度加以宣传。受到这些社会媒体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处于发展转折阶段的幼儿很容易混淆真
7、实和想象。 三、教育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5岁幼儿如果养成习惯性有意说谎的不良品质,无疑将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在有意说谎发展的萌芽阶段就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对其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明白对与错、好与坏的道德判断标准,强化幼儿诚实的良好行为,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