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69661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江苏省新课改从2005年实行至今已经5年,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实行但往往都流于形式,事实上很多学校都忽略了有效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财会论文,..江苏省新课改从2005年实行至今已经5年,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实行但往往都流于形式,事实上很多学校都忽略了有效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当下很多学校和教师正在探索和制定适合本校生源
2、的有效教育和教学,而我们往往会在认识和制定过程中进入误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出现了低迷的现象,例如从传统教学的“一讲到底”,走向所谓的新课改的“一练到底”,从以往教师的个人演讲,说得很好讲得很精彩,走向了全堂板演、低级运算等等。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育策略研究,激发了我们对此问题的关注,如何去伪存真,追求真实自然,达成共同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主旋律。一、去除低效的新课改教育教学行为1、师生互动有形无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不少教师往往采用一问一答的简单方式,刻意营造出有形无
3、实的互动形式。如直线的方程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到是不是平面上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用点斜式来表示,学生齐声回答:不是的。教师问:那什么样的直线不能用点斜式来表示呢?学生答:与x轴垂直的直线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教师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是不是感到学数学要思维缜密?学生答:是的。又如,一个学生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后,教师仍然要问:他回答得对不对?学生齐答:对。教师仍继续追问:他的回答好不好?学生齐答:好。诸如此类,整堂课充斥着正确的废话,给人造成虚假的师生互动情景。这种形式上的交往,难以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构成挑战,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如果只追求课堂教学中热热
4、闹闹、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弱化知识与技能,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教学中剥离出来,企望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使人与人精神的契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形式的互动不具有教育性。2、活动场面造作矫情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基于这一理念,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情境创设,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但是我们却看到一些精心创设的“情境”并没有多少数学知识含量,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被大量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没有真正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数学知识上。为了营造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
5、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有些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有明显的做作成分。某校教师在美术班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中,从物理中能量的转化到受力分析再到具体怎么求做功,并美其名曰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场面非常热闹,却使人感到这像是一堂物理课。再如,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学生都能完全理解或者解答,教师仍然要求四个学生或者六个学生一个小组,进行5分钟的讨论,讨论后各组选代表发言,结果发言完全一样,这种热闹的场面,造成了教学双方无法达到学习期望,失去了学科教学的互惠性。教师大可不必为情境而绞尽脑汁、为情境而情境,更不能把数学课上成语文阅读课、口语训练课、思想品德课、物理课,不能为
6、了打破学科本位而忽略数学本身。数学课上就要上出数学味来,体现数学的本源性。二、建构数学教学温馨的育人氛围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而如何建构师生之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育人环境,营造师生教学“温馨共同体”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期望通过教师富有创意的实践和探究,建构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1、平等对话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指他们之间简单狭隘的语言谈话,也是双方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当然,数学课堂教学要在师
7、生之间完全实现平等对话是不现实的,但以这种理念来改革当前的师生关系却是必要的。2、相互尊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就会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不会轻易棒杀与自己教学思路不一致的笨拙的奇思怪想。例如,算法和流程图这一课,讲授如何求S=1+2+3+…+100时,教师引导学生从S←0,I←1出发,利用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S←S+I,I←1逐步得到所求。然而却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他直接利用顺序结构由n←100,S←得出结果,教师与他热情对话,鼓励学生说理,指出这样做简化了程序,体现了算法语句的优越性,但是在处理类似问题比如S=12+2
8、2+32+…+1002仍存在局限性。教师的教学行为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