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蛋白基因缺失的研究论文

中国人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蛋白基因缺失的研究论文

ID:25045559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中国人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蛋白基因缺失的研究论文_第1页
中国人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蛋白基因缺失的研究论文_第2页
中国人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蛋白基因缺失的研究论文_第3页
中国人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蛋白基因缺失的研究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人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蛋白基因缺失的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人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蛋白基因缺失的研究论文.freelusculardystrophy(DMDandBechermusculardystrophy(BMD).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ircumstancesofgenedeletionofChinesepatientsusculardys-trophy(DMDandBechermusculardystrophy(BMD).MethodsCircumstancesofgenedeletionsin41unr

2、elatedDMDandBMDpatientsutationainlydistributedinthecDNA8region(exon47~52andfolloer-sham)标记于cDNA探针上[4]。按Smith方法制备白细胞DNA[5],用HindⅢ完全酶解后于0.8%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36~48h,再经Southern印迹将DNA转移至尼龙膜(HybondTM-N+,Amersham)上,固定后置于预杂交液中(0,5MNa-PO4pH7.2,7%SDS,0.1%鲑鱼精DNA,lmMEDTA),

3、65℃预杂交3h,加入变性后的探针继续于65℃杂交12h[6]。-70℃放射自显影3~7d,冲片后分析结果。2结果用覆盖dystrophin全长56.3%的上述5个cDNA探针,从41名病人中检出22例有基因突变,占全部患者的53.66%。其中DMD病人17名,占DMD病人的56.7%(17/30);BMD病人5名,占其患者数的45.4%(5/11)。22例基因突变中,21例为基因缺失,另1例为存在一异常的连接片段,其具体突变类型未被检出。如表1所示。3讨论3.1缺失突变从表1中看到,21例缺失不规则

4、地分布在cDNA检测区。缺失相对集中在两个区域:cD-NA8检测区(15例,占71%)和cDNA1-2a检测区(5例,占24%)。cDNA5b-7和cDNA9检出的9例缺失中,有8例缺失区延伸至cDNA8检测区。这种缺失区分布特征与国外大综报道一致[7]。缺失所累及的外显子数目不一,或为一个,或达28个。每个外显子受累频度亦不相同,或为1次,或为13次(48号外显子),见表1。外显子受累频率为PCR检测患者提供了参考依据。表141例DMD/BMD患者的缺失情况(略)Tab1DeletionsOf41D

5、MD/BMDPatients*注:本组患者中共有21例患者存在缺失突变。Note:21casesutations.Dystrophin基因位于Xp21区带,长达2300Kb,是迄今所知最长的一个基因[8]。该基因外显子9-60之间有26个同源顺序,它们在姊妹染色体分裂过程中较容易发生染色体内同源顺序重组,造成同源顺序间的DNA丢失[7]。由于同源顺序多,分布广泛,同源顺序重组致使DNA断裂点多,缺失位置和范围不定,可以解释DMD/BMD患者dystrophin基因内形式多样的缺失突变。3.2根据整码缺

6、失部位推测dystrophin基因的关键区移码突变致使外显子缺失及与其相连的外显子遗传密码的变化,影响到dystrophin的半胱氨酸富集区和C末端,从而根据移码突变不易判定dystrophin的关键区段。而通过分析整码缺失则有可能达到此目的。如表2对患者临床表型、起病年龄和整码缺失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后,我们推测dystrophin基因的关键区之一位于50和51号外显子。从表2中看到,外显子整码缺失较少的12号和19号患者,发病早于缺失数较多的8号、10号和11号患者。前者1~2岁发病,累及50~51号

7、外显子,后者4~6岁发病,未累及这两个外显子。另2例BMD患者(1和4号患者)外显子整码缺失个数相同,均为3个,分别累及3~5号和47~49号外显子。而后者发病较早(13岁),可能说明47~49号外显子编码的氦基酸序列较重要,这与它们同关键的50~51号外显子相连,并协助50~51号外显子发挥功能有关。表2整码缺失突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略)Tab2TherelationofIn-framedeletionsandclinicalrepresentations3.3其它突变类型本组尚有19例患者(占46

8、.3%)未被检出dystrophin基因组DNA/HindⅢ片段的异常。用cDNA杂交检测的方法,分辨率在400bp以上,故不可能发现基因内的微小突变及点突变。部分探针(cDNA2b-3,10-14)未进行检测,亦遗漏了部分基因突变的检出。据报道,dystrophin基因突变类型尚有重复突变、易位、基因内到位、及影响mRNA后加工的内含子的突变[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