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策略刍议

小学生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策略刍议

ID:2468252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小学生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策略刍议_第1页
小学生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策略刍议_第2页
小学生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策略刍议_第3页
小学生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策略刍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策略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生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策略刍议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学的主流形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动手与动脑,从而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也存有为实验而实验,探究过程中动手有余而动脑不足,只是依葫芦画瓢。学生面对实验后取得的数据是一脸的茫然,无从下手,明显缺乏数据处理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借助图表工具来分析处理数据,让抽象变形象  在分析处理数据阶段,主要是让数据来“说话”。从中寻求一定的规律或作为解释自然现象的依据。一般来说,原始数据(数字表格)不能表现出数据的内在规律,学生很难认识到所

2、收集数据有什么意义,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展示数据,从而表现出其内在的规律。也就是说,测量和观察结果本身不能作为证据来进行解释,学生应该学会如何用数据作为论据支持或反驳对一事件或现象的解释。在不同的年级,根据不同探究内容的特点,在科学课上,学生常用的展示数据的策略包括柱状图、线图、标记图、地图、时间表、流程图、饼状图、维恩图、模型图等。同时作图必须力求规范与美观,现在好多孩子都比较“懒惰”,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连铅笔橡皮尺子等基本的学具都不备,画图时采用钢笔圆珠笔等手画,错了就用改正液涂,改正纸贴。制定的比例尺不合理,导致所画的

3、图像比例失调,影响了直观效果,从而影响了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作图必须规范,习惯的养成很重要。4  如在教学五上《阳光下的影子》这一课时,花了一整天时间记录在表格里的数据,很难看出影子变化的规律。当把这些数据转换成柱状图后,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就一目了然,再热水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的,直观的图像有利于孩子们的理解与掌握。  2、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寻求有效数据  《新课标》指出:“科学教材是教师进行科学教学活动的凭借,但这个凭借不是标准,不是唯一,教师进行科学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需要对科学

4、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删改和增减等处理。”4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学生的学习更是经历过程而并非学书本。教师只有活用科学教材,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真正上好科学课。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可以对教材的呈现方式、编排顺序等进行适当调整。教师对教材的运用应独具匠心,把教材上静止的教学内容、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融会贯通,使之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究活动这条主线展开。还是以《阳光下的影子》为例,这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每隔10分钟去观察记录一次,按原计划是一课时上完这节课,但一节课至多也只能取回2到3个数据,就凭这三个数据很难说明什么问题。况且,间隔时间相对

5、较短,影子轨迹记录在纸上比较密集,学生不容易画好,长短变化差距不大,转换成条形统计图后直观效果不佳。教材记录表中还有一栏需填写当前太阳的位置,几十分钟的时间差距,要想准确地描述出太阳在天空中的具体位置变化很难。为此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在课前,先教会孩子们如何观察并记录影子的方法。因为所需的器材简单,操作也简单,可留作课外独立完成。要求学生用闹钟定时,准时整点记录上午7点开始到下午5点的影子。也可以请家长参与记录(不仅自己要掌握实验方法,还得去教会别人,孩子们就会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同时也带动家长参与实验,赢得他们对学科的支持

6、与配合,岂不更妙?)。让孩子们带着课前采集好的数据进课堂,一起画柱状图,一起分析讨论,寻找一天中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这样就省掉了第一个“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的”教学环节,为下一环节的分析讨论赢得更多的时间。而且间隔1小时的影子长度差距较大,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也很明显。此调整方便了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以“特殊数据”为引子,触发深层思考  在实验中,很难保证每组的学生的探究活动都是成功的,总会有个别小组获得的数据显得有点“特殊”。我们应该关注这些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引导更多的同学对这

7、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产生“特殊数据”4的原因。或者让这组同学重新做一次,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新的见解。笔者在教学浮力单元的《橡皮泥在水中的沉与浮》时,本想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橡皮泥处于浮时状态排开的水量要比沉时状态的多,结果得出的数据却是五花八门的,有些是沉与浮时排开的水量是一样多的,甚至有沉时比浮时排开的水量多。最后通过反复实验,认真思考,仔细观察,最终找到了原因:一是同一块橡皮泥在水中捞进捞出的反复多次,不光杯子里的水有损耗,同一块橡皮泥被反复变形的过程也有一定的损耗;二是量杯的标尺大,而橡皮泥沉时与浮时排开的水量差距并不大。因此学

8、生得出的数据误差也较大。只有在严格控制不变量的情况下,不控制的变量引起的变化才会更准确,而且还得正确选择实验器材。  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到分析、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是一个由具体感性认识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