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的思考与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的思考与探究

ID:24371057

大小:5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的思考与探究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的思考与探究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的思考与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的思考与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的思考与探究张玲辽宁省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115106摘要: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既是难点,乂是重点,通过有效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品味、感味诗词意境,提高人文修养。关键词:古诗词意境美修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过于直白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祌韵。学生缺乏对

2、诗歌的感性认识,只得用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甚至有学生对古典诗词采取拒绝的态度。一、古诗词教学设计要贯穿新课程改革新的理念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木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基木理念是我们这次课改的核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些理念,才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二、在古诗词教案的目标设计中一定要体现三个维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

3、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往往偏重前两个目标,而忽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个目标,并且让三个目标分离开来,这种教学设计不符合课改要求。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可以说,充分了解诗歌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前提和钥匙。如教学杜牧《泊秦淮》,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己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三、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

4、想方设法使学生迅速入情入境,这样才能贴近作者,与作者产生共鸣,为落实情感0标做好铺垫,要根据诗情,来再现或创设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苏人,如临其境,师生在特定的氛围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四、借助有效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初中生,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査《新华字典》,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预d吋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新课改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宄的学习方式”,所以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

5、可以发动学生到图书室里看看报刊杂志或者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关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五、诵读成韵,领悟感情教师在教古诗吋,放手让学生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古诗朗读要讲究节奏,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委婉含蓄、缠绵緋恻的情诗《无题》。六、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古诗词的意境美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难点,它既要通

6、过作品的语言对作品内容及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又要立足现实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吋代依托整个作品来领悟品味;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意象,并揣摩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来进行品味意境。同时要把握主人公的处境,做到这些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七、迁移拓展,感悟主旨学习诗词还要在实际生活中活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反馈。1.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阳光明媚、暖风融融的情况时“吹面不寒杨柳风”要随口咏出;吃荔枝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要在嘴边;冬日清晨开窗,大地-片白茫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赞老师:“春蚕到死

7、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报母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在作文中,要想有文采,有底蕴,一条捷径就是渗透文化信息,“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借助他们的智慧火花来照亮你的文章。当然,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语文教师应抓住古诗词教学这一重要平台,用全新的课程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厚的知识底蕴,力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从而去发现美、创造美。从

8、形式到内容,不断深入,引领学生陶冶性情,提升人文修养。参考文献[1]钟启泉崔允淳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5月第1版。[3]洪宗礼主编《语文》七年级一九年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