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26450
大小:71.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9
《“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的创新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的创新设计摘要:通过分析教材“燃烧条件”探究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中对原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以白磷作为燃烧物,通过改变水温、有无空气两个变量,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了燃烧的条件。实验无需制取氧气,且白磷是在密闭装置内燃烧。改进后的实验兼具简约性、环保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关键词:燃烧条件;白磷燃烧;探究实验;改进设计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ll?C0076?C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
2、科素养、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思考来获取知识,使实验结论与探宄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使知识与能力得到和谐发展,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材经典实验的改进,使实验更易操作、更易观察到现象,使学生更能体会到实验的趣味,同时能科学地推演结论。本文以“燃烧条件”探究实验为例,浅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经典实验的创新设计。1问题的提出“燃烧与灭火”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题,为引导学生理解可燃物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与氧气充分接触”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
3、条件,教材设计了如下的演示实验,见图1。在进行上述实验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实验甲(见图1)中白磷和红磷均处在敞口开放体系,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白烟主要成分为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有毒的偏磷酸,危害师生健康,所以该实验需要在通风橱中操作。由于不便在课堂上演示该实验,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与多媒体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弱化了这一经典实验的教学效果。第二,白磷固体遇热水熔化,用导气管通入氧气后,熔化的白磷会在气流的作用下,四处游动,使氧气不能和白磷充分接触,实
4、验成功率较低[1]。第三,实验结束后,水中残留的白磷有剧毒,须小心进行后续处理,否则会引起白磷自燃或中毒等安全隐患。第四,白磷在水下燃烧通入的是氧气,和白磷在空气中的燃烧对比,没有严格地控制变量,实验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经查阅文献,发现针对上述问题,已有不同角度的改进方案P〜6],例如图2,甲实验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解决了白烟逸散造成污染的问题。乙实验在导气管末端连接一倒置的漏斗,能将熔化的白磷局限在漏斗内,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通入氧气的量不易控制,若通入的氧气不足,无法排尽白磷表面的水,氧气和白磷不能充
5、分接触;若通入的氧气过量,由于漏斗内压强过大,氧气从漏斗下端逸出,实验效果仍不佳。源于教学的创新应永无止境,该实验的简约性、可操作性、环保性、科学性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在尊重教材原实验的教学意图的前提下,力求尽可能采用简单的装置或方法,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经过反复实验,对该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直接通过注射器抽取空气,使用注射器、球型干燥管和橡胶塞,利用反应前后压强的变化,使白磷的燃烧发生在密闭装置内,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无需红磷
6、作对照,仅用白磷这一可燃物,学生即可通过对两组对比实验的归纳分析,科学地得出燃烧的条件。2实验的改进2.1实验仪器和试剂500mL烧杯两个、注射器两支、球型干燥管两支、橡胶塞两枚(大小与球型干燥管口径相匹配)、镊子、胶皮管、白磷、80°C左右的热水、冷水、5%氢氧化钠溶液2.2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2.2.1实验一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80°C左右的热水,将橡胶塞倒置于烧杯内,用长镊子将一绿豆粒大小的白磷放置在橡胶塞上。此时,温度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以上,但浸没在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如图3)。用胶皮管
7、连接注射器和球型干燥管,拉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预留20mL空气,将球型干燥管插入水中,倒扣在橡胶塞上方。推动注射器,缓缓鼓入空气,热水从球型干燥管和橡胶塞的缝隙中流出,轻轻下压,使球型干燥管和橡胶塞之间形成一气室,白磷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立即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火光,并产生浓厚的白烟(如图3),实验现象十分明显P]。由于白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球型干燥管和橡胶塞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密闭装置,直至白磷燃烧结束,整个过程白烟都不会逸散到空气中。2.2.2实验二在500
8、mL烧杯中加入300mL冷水,将橡胶塞倒置于烧杯内,用长镊子将一绿豆粒大小的白磷放置在橡胶塞上。此时,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如图4)。在注射器中预留20mL空气,将球型干燥管插入水中,倒扣在橡胶塞上方。推动注射器,缓缓鼓入空气,白磷虽然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但因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观察到实验现象并不是最终目的,通过现象分析,探宄出燃烧必需的条件才是实验的根本所在。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剖析(见表1),学生可以清晰地得出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