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18450
大小:69.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涟水县2004-2013年疟疾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链水县2004-2013年疟疾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分析方素云1薛士银2(1涟水县涟城卫生院223400;2涟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淮安223400)【摘要】目的分析涟水县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涟水县2004-2013年疟疾血检年报、网络直报、个案调查及“三热”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涟水县2004-2013共发生23例疟疾病例,其中间日疟14例,恶性疟9例,疟疾(未分型)0例,年均发病率为0.22/10万。结论开展对“三热”病人的监测是控制疟疾传播与流行的主要措施。【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181.2【文献标
2、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357-01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经按蚊叮咬而传播的重要寄生虫病[1],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探讨基木消灭疟疾后监测工作的内容及方法,对涟水县2004-2013年疟疾疫情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控措施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涟水县2004-2013年上报的疟疾疫情、血检年报、网络直报、个案调查表及“三热”病人血检资料,人U资料来源于涟水统计年鉴。1.2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Excel2007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2结果2.1发病情
3、况涟水县自1959年有疫情资料记载以来,共发生疟疾1415315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为2949.25/10万。疟疾发病率最高的是1972年,达42.69%,其次是1961年,发病率为37.73%,第三是1973年,发病率为32.73%。1981-1996年均无病例,1997年至今,均为散在病例,发病率在1/10万以下。2004-2013年共报告疟疾病人23例,年均发病率0.22/10万。各年份疟疾病例情况见表1。其中,间日疟14例,占60.87%;恶性疟9例,占39.13%;无疟疾(未分型)病例。2.2季节分布除3、5、11月份外,余各月均有病
4、例发生,.其中8月份发病最多,计6例,占发病总数的26.09%;其次,1和10月份各发病4例(17.39%)无明显的季节高峰。2.3人群分布2004-2013年发病高峰集中在35〜59岁,计16例,占疟疾发病总数的69.57%;男性多于女性,男20人,女3人,性别比为6.67:1;农民和民工占多数,计14例,占疟疾发病总数的60.87%,其次是工人5例,占21.74%。2.4地区分布全县33个乡镇(办事处)有15个乡镇(办事处)有病例报告。发病人数以涟城镇最多(3例),其次为小李集、吋码、浅集、余圩和南园(均为2例)。表1涟水县2004-2013年
5、疟疾分型发病情况3讨论涟水县曾属于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1972年、1961年、1973年疟疾发病率分别高达42.69%、37.73%和32.73%。通过多年的防治,1981年以来,疟疾发病率均控制在1/10万以下,无继发病例和疟疾暴发疫情发生,1990年全县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2],说明以采取消火传染源、加强疫情监测、及吋发现和管理现症病人、控制传播媒介等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对发热病人血检是发现疟疾病人的主要手段,涟水县血检阳性确诊病人数所占比例逐年升高,说明当地开展的镜检技术培训、疟疾流行季节对血片抽复检和对乡镇卫生院镜检督查等工作取得
6、了显著成效。根据涟水县现阶段疟疾流行特点和监测经验,认为在基本消火或消火疟疾地区,实施疟疾监测吋,应以流动人U中的“四热”病人血检为主,本地居民可以“两热”病人为血检对象。随着输入性病例的增加,对高危人群进行防蚊、火蚊等疟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尤为必要。特别是对在非洲务工冋国的人员,如发现有不明原因的畏寒、高热症状,首先应考虑疟疾的可能[3]。出国劳务回归人员应主动到当地疾控机构进行血检,以及早发现、及时诊治。发现疟疾疫情,除对患者进行抗疟治疗外,还应对密切接触者加强监测,防止继发病例出现,同吋进行疫情处理,以防止疫情扩散。参考文献
7、[1]李立明.流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91-503.[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疟疾防治手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70,103,155.[3】贾从英,杨文洲,朱丹丹,等.2008年淮安市首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调查报告[J].江苏预防医学,2009,20(1):35-3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