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探讨

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探讨

ID:24090671

大小:6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探讨_第1页
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探讨_第2页
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探讨_第3页
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探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探讨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方法:选取并研宄木院于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共收治的68例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传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悬吊技术,对比两组患儿实施不同康复方式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显效18例(52.94%),康复有效患

2、儿15例(44.12%),康复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显效11例(32.35%),康复有效患儿18例(52.94%),康复总有效率为88.24%,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t检验对比两组患儿之间的康复总有效率,得出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实施悬吊技术康复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下肢肌力指标,临床康复总有效率较高,对改善患儿的身体质量只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悬吊技术;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疗效小儿

3、脑瘫是婴幼儿在出生后的一个月时间之内,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其临床表现为患儿的中枢神经障碍、肢体功能性障碍、反射异常等,同时患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电线、语言障碍等[1]。脑儿脑瘫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混合型脑性瘫痪、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运动障碍型脑性瘫痪和痉挛型脑性瘫痪,其中痉挛型脑性瘫痪是脑瘫患儿的常见疾病,以偏瘫型脑性瘫痪为高发类型,其治疗重点是提高患儿的下肢肌力。因此,木院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实施悬吊技术,取得良好临床康复效果,现做如下报道。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并研究木院于

4、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共收治的68例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所奋患儿均经过临床诊断被确诊为偏瘫型脑瘫,将所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34例,年龄范围为3到10岁,平均年龄为(4.32±2.29)岁,身高范围为81cm到106cm,平均身高为(90.71±1.97)cm,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儿30例,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康复方式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治疗方式,以

5、物理治疗为主,通过牵引运动扩大患儿下肢关节活动程度,提高患儿下肢肌群肌力,抑制异常姿势,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同吋给予作业治疗,以便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2.2观察组康复方式观察组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悬吊运动训练方式,主要包括四方面的训练内容,第一,蹬踏训练,将患儿的足部放置于踏板之上,通过踏板与悬吊带的牵引提升患儿的下肢力量;第二,伸髋肌群训练,患儿处于仰卧状态之中,将患儿的脚踝部位放置于悬吊带中,引导患儿深伸髋,与患侧部位保持平行,并进行适当保持;第三,屈髋屈膝训

6、练,患儿呈俯卧状,借助悬吊绳的力量通过上肢支撑,促使身体保持一条直线,并进行屈髋屈膝练最后舒展下肢;第四,蹲起训练,将患儿的下肢放置于悬吊带之中,进行下肢伸展练习。1.3疗效判定指标以脑瘫运动功能判断系统为依据[2]。显效:分数≥10分或功能提高程度〉15%;有效:分数<10分或功能提高程度介于1%到14%之间;无效:分数或功能提高程度无变化或下降[3]。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宄中,运用SPSS软件将所有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将所有结果进行归纳,采用卡方t检验的方式,得出具体数值,用P表示,若P小

7、于0.05,就表示该差异具奋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康复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观察组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显效18例(52.94%),康复有效患儿15例(44.12%),康复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显效11例(32.35%),康复有效患儿18例(52.94%),康复总有效率为88.24%,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t检验对比两组患儿之间的康复总奋效率,得出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在日常活动、生活之中以

8、健侧肢体为主要活动方式,加之自身功能障碍的影响,下肢肌力活动程度明显受限,并II随着病程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自理能力将逐渐提高,严重影响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日后生活,因此,采取积极合理的康复方式,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下肢肌力关节活动程度,成为相关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悬吊技术作为康复训练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下肢肌力具奋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