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23520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急救医疗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救医疗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急救医疗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医疗风险是指病人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包括医疗事故、医疗意外、医疗纠纷和并发症等一切可能引起对病人损害的事件。也可以是医疗行为为此而承担的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甚至损失医院的声誉。当今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任何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近年来,创伤和疑难杂症病人逐年增加,且危重伤病人疾病谱广泛,伤情危急凶险,在存活与死亡之间的时间宽限度非常狭小,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极易出现纠纷,这就要求急救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救治和采取措施。由于医
2、疗技术专业性与病人认知水平的矛盾以及病人就医的高期望值与医疗发展阶段性的矛盾,致使急救医疗风险加大。为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必须加强急救各环节的管理,提高医疗风险识别能力,尽快尽早预见和识别风险,尽量把医疗风险降到最低。 一、医疗风险识别 医疗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防范的。医疗风险识别就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医疗风险进行连续系统地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医疗风险的原因和过程。 (一)病人体质因素、心理因素所致的风险。 由于基础健康水平和机体免疫力不同,病人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会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相同疾病的不同症状,
3、不同疾病的相同症状,高度过敏体质病人应用药物时发生的变态反应,吸毒有可能掩盖疾病的症状,老年、婴幼儿病人因视、听、触觉等感知力差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不安全的因素,致使医疗风险加大。另外,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有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和支持,病人的就医动机和配合度对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影响。如病人有冒险的行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合作的态度或消极的求生欲望,将导致医疗风险上升。其次,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诊疗现状及预后的理解存在局限性,可能因家庭内部矛盾或经济问题,由于疾病而容易激化或转移,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导火索。 (二)急诊病人特殊性所致的风险。 急诊病人
4、起病急,病情重,具有突本文由.L.收集整理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且普遍存在急躁、忧虑、恐惧的心理;另外,由于与急救人员接触时间短,不但无法全面了解病史,而且不易建立良好的信任感,病人对急救人员服务态度十分敏感,急救人员的言行举止会对病人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服务态度冷淡,说话生硬,很容易引起病人反感。 (三)医疗行为所致的风险。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严格上必须有执业资格的人员才能上岗,另外,也会由于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严;个别人法制观念薄弱,缺乏证据意识;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缺乏沟通技巧;医患关系紧张;个人素质方面自律性、警惕性松懈,如仪表
5、不规范、作风不严谨、操作不合规、带个人情绪上班等。 (四)工作条件和制度欠缺所致的风险。 医疗技术的力量薄弱,条件差,抢救治疗设备不全,开放式急救环境弊多利少。还有人员缺编,长期超负荷工作使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降,使医疗纠纷的隐患加大,再加上急救队伍趋向于年轻化,处理问题综合能力欠缺,也是医疗纠纷的隐患。 (五)社会因素所致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普遍提高,维权意识明显增强,病人对软件和硬件设施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其对抢救和治疗效果期望过高,对医疗的高风险、不确定性缺乏正确认识和了解。另外,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细化程度,
6、卫生资源的分布和匹配的合理性存在的某些不足,导致病人家属心理不平衡。其次,社会舆论与媒体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特殊性宣传不够,部分媒体对医患关系报道欠缺客观性和公正性,也由于个别不良事件影响了部分人的心理,从而使病人持怀疑态度,不信任医疗人员,甚至故意制造纠纷,索取高额医疗赔偿。 二、防范急诊医疗风险对策 (一)树立医疗风险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教育: 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级以上的有关会议和学习班,并将学习的内容、精神进行传达或举办讲座;定期进行业务学习、三基训练,培养职业道德、服务理念、沟通技巧、医疗技能,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法律知识,熟悉国家
7、医疗法律、法规的变化和医疗纠纷中的法律事项和应对方法,强化医疗风险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强化法制观念和证据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科学地认识医疗风险的存在,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和保障。 (二)完善医疗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控组织,侧重于急救风险的管理重点,制定和建全具体的工作规程和医疗质量评价标准,并随时检查落实情况;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检查、落实和指导,建立标准的规范化抢救程序,充分发挥各种制度的效能,遇有特大抢救、意外事件及涉及病人法律问题或发生重大医患纠纷时,及时逐级汇报。 (三)强化专业技术培训: 可通过多途径,如业务学习、
8、病历检查、医疗质量反馈、定期培训和考试,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抢救水平,掌握危重、疑难病例的观察要点、医疗要点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培养处理问题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