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19757
大小:71.5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7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策略【摘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包含了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互动。善听、会说、勤读、精写既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对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关键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善听;会说;勤读;精写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既重视知识与能力,又讲求过程与方法,还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重点强调的是“授人以渔”,学生不喜欢课堂上狂灌枯燥史实,只会“授人以鱼”的老师,他们想要的是鲜活的历史现场,他
2、们希望老师能把他们的“味觉、视觉、听觉一起带入想象的历史”。那么如何使学生喜欢历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如何和学生一起追寻真实的历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有了一定的心得。长期以来,听、说、读、写总是与语文、外语等语言类学科的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这四种技能的恰当运用。听、说、读、写这四种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总的技能,会不会学习。一、善听提高课堂效率的法宝“听”是人的一种本能,“善听”却是一种能力,学生听的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效率。学生听不懂课甚至不听课,我们通常会认为是
3、老师讲得过快或者学生的基础太差,而事实上,听课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见解以及反应能力、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课堂上对学生“听”的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反复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选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的主题和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听”外,更要时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听课的能力。刚接手一批新学生时,一遇到重点或难点,笔者都会用一些刺激注意力和专注度的语言来提示学生。比如“请同学们注意”、“下面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难点)”等,方法虽然简单,却能在短时间内拉回一部分思想游离的学生。此外,教师的课堂表达不能平铺直叙,在音量、语速等方面要适时做出一些
4、调整,以便把学生牢牢地拴住在教学思路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技巧。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满堂课都需要使用那种专门演讲式的语调来对学生说话,当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集中起来,能够“仔细倾听着每一句话,你可以逐渐把声音放低”,使用“平常交谈的语调了”。长此以往,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捕捉教师提供的相关信息来调整他们“听”的状况。在防止学生思想游离的过程中,教师要切忌大声喊叫,甚至敲讲台等原始的方法。这种“弹药补给”,哪怕能够获得课堂暂时的安定,却很难起到实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之后好几堂课的正常教学气氛。教师对学生听课过程中的疑问,要作出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时常会有学生把传说、故事、轶闻、电视剧当
5、作史实。教师要适时地作引导,帮助学生走出知识的盲点和误区,把史学知识与文学化了的艺术区别开来。比如,一次讲秦始皇,提到他的生平时,一学生站起来问:“老师,秦始皇的爸爸是吕不韦吗?”全班一下开始骚动。“刚刚这个同学问得非常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关于始皇帝的生父是谁这个历史谜案事实上是司马迁留给我们的。”学生一听,马上安静了下来。然后笔者向他们介绍了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对赢政生父的不同记载。通过这样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探宄历史真实的能力,最终达到了让学生“听”有所得的目的。二、会说__活跃课堂气氛的途径“说”在课堂教学中
6、的地位和作用不容置疑,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说”,更要重视学生的“说”。“说”是教师的基本功,历史教师大多能说会道。但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说”才是新课程教学的主旨。在历史课堂仅有的40-45分钟内,教师必须学会在适当时刻“不说”,以便在课堂上留足学生思维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在头脑中分析和比较的余地,让学生成为“思想家”和“发现者”例如,在介绍《新兴力量的崛起》一课时,解释日本是世界主要的对外援助大国时,提到日本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提供给中国的ODA资金。
7、然后,发出疑问:“每次,当中日矛盾激化时,日本国内部分政客就以此为据,认为中国是白眼狼,拿了日本的钱却不知感恩,你是怎么看待的?学生听到这里,讨论顿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就没必要直接在当堂课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查找相关资料,激发他们课下自学、自研的兴趣,培养他们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学生自己学全、研透,远比教师一次性说全、讲透要更有效果。教师要“会说”、“不说”,还要创造各种机会教学生敢“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