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

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

ID:22992018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_第1页
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_第2页
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_第3页
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_第4页
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2例,按是否合并RBBB分为两组,其中RBBB组48例,非RBBB组304例,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RBBB患者心肌梗死部位及梗死相关动脉的特点、RBBB组和非RBBB组间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心功能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RBBB组梗死部位多为前壁或广泛前壁,梗死动脉多为前降支近端;RBBB组CK和CK-MB峰值、心功能Killi

2、p分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院内病死率均高于非RBBB组(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RBBB多提示前降支近端闭塞,梗死面积大,病情重,易发生心衰和恶性心律失常,预后差。【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右束支传导阻滞;前壁;前降支近端闭塞许多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患者并无心脏病证据,但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时新出现RBBB的患者比原来就存在RBBB的患者的死亡率增高。本研究探讨合并RBBB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利于临床医师筛选高危患者并给予积极治疗,改善其预后。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

3、心肌梗死患者352例,男209例,女143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54.6岁。按是否合并RBBB分为两组,其中RBBB组48例,非RBBB组304例,两组年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BB组患者中35例行冠脉造影术。1.2方法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RBBB患者心肌梗死部位及梗死相关动脉的特点;测定RBBB组和非RBBB组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心功能Killip分级,计算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采用DGKC法测定CK和CK-MB值(用日立7170生化仪测定)。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

4、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心肌梗死情况本组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RBBB的发生率为13.6%(48例),RBBB组中前壁心肌梗死91.7%(44例),右室、下壁心肌梗死8.3%(4例),行冠脉造影术的35例RBBB患者冠脉显示闭塞血管均为左前降支,闭塞位置多在近端,且多在间隔支动脉发出前闭塞。2.2两组间血清CK及CK-MB峰值比较RBBB组CK峰值、CK-MB峰值均高于非RBB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间血清CK及CK-MB峰值比较2.3恶性心律

5、失常发生率及类型恶性心律失常指短时间内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患者晕厥甚至猝死的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颤、高度或Ⅲ°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或三分支阻滞。其中RBBB组发生率为16.7%(8例),其中室速及室颤6例,双束支或三分支阻滞致心脏骤停死亡2例;非RBBB组发生率为4.6%(14例),其中室速及室颤3例,高度或Ⅲ°房室传导阻滞11例。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RBBB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非RBBB组。2.4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RBBB组心衰发生率较非RBB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6、1),见表2。表2两组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2.5住院期间病死率RBBB组为14.6%(7例),非RBBB组为3.9%(12例),RBBB组病死率高于非RBBB组(P<0.01)。3讨论  RBBB患者可能没有心脏病证据,这些健康个体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因还不能确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RBBB发生率为3%~29%[1-2],并且常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多见于冠脉左前降支为主的病变[4]。合并RBBB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很高,30天内病死率为31.6%[5]。本组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RBBB的发生率为13.6%,合并RBBB的急

7、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4.6%。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溶栓治疗还是急诊PCI,是短期和长期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疗效优于溶栓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病死率和再次心肌梗死率,同时减少了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本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伴新出现RBBB患者大多为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变血管多为前降支,闭塞位置多在近端,梗死面积大,较没有RBBB患者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和恶性心律失常,其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RBBB的急性心肌梗死患

8、者,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合并RBBB患者为高危人群,临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