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

ID:22147802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_第1页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_第2页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_第3页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_第4页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研究对象,并研究其音乐物质形态和内部精神内涵的一门学科。音乐的物质形态主要体现为音响,包括节奏、音程、力度等基本要素及其传统的作曲技法等方面。而音乐的精神内涵即为音乐所表达时代、民族、个人等审美方面的风格特征。在音乐结构的物质形态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而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方面这一精神层面的探讨者较少。故笔者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审美的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结构;阴柔之美;写意之美;悲情之美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释义 

2、  “结构”一词,在不同领域中,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含义。如在文艺作品中,它指的是作品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西方哲学结构主义认为“结构是一个永恒的组织整体,这个组织的目的是在无意义的东西和有意义东西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结构不仅包括有认识对象的表层结构,即为研究对象的物质结构,也包含了内在的深层结构,即研究对象的精神内涵。  王次熘提出:“音乐结构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之间的联系。”。结合中西方的结构学理论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可以看成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研究对象,并研究其音乐物质形态和内部精

3、神内涵的一门学科。音乐的物质形态主要体现为音响,包括节奏、音程、力度等基本要素及其传统的作曲技法等方面。而音乐的精神内涵即为音乐所表达时代、民族个人等审美方面的风格特征。在音乐结构的物质形态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而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方面这一精神层面的探讨者较少。笔者试从以下几个审美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一、倾向阴柔之美    从中国文化渊源上追溯,中国人早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就是以女性为主体的采集为主,狩猎为辅;而欧洲人则一直是以男性为主体的狩猎为主要生存手段。“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和西方人从

4、旧石器时代就表现出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具有文化意义,而且也具有一直被人们忽视的性别意义。”。据性别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女性属于“场域依赖型”,较男性主体意识成熟,性格多偏于阴柔、含蓄、内向;而男性属于“场域独立型”空间意识强,性格偏向于阳刚、直露外向。女性的阴柔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各个方面。如代表女性形象的“月”之主题的传统音乐居多。笔者在这以表格的形式列举,如下:  月作为传统音乐的一个主题而存在的,如表格中的《春江花月夜》就是由“江楼钟鼓”“月上东升”等围绕月作变奏的段落组成,突显了婉转优美

5、的月的形象美。  《礼记》记载:“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可见月自古以来就是作为女性的化身,体现出的中国人对月的钟爱,这一阴柔、柔美、和谐、安静等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也是中国几千年的积淀而成的审美思维的结晶。    二、倾向写意之美    “写意”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追求的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形象的深远的寓意,注重的是抽象思维的内在体悟。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其中最能体现“写意”的审美倾向的是形与神、意与象这两对审美要素。我国先秦时的《周易·系辞》对“神”的诠释最为具有代表性,如“故神无

6、方而易无体”指出“神”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又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等,表达了神奇、神明之意。汉代时的《论六家要旨》“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论述了人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体之间是不可分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关于意与象的论述,  《易传》中有言:“得意忘象、得意忘言。”表达了意与象所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内在想象之美。  中国传统音乐的这种以形与神、意与象为内核的审美倾向在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曲艺音乐中的“做功”,即为说唱为主,配合其表情和动作。追求的就是一种

7、形与神兼备。曲艺中有句谚语:“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候”就是对“做功”中的形与神的辩证关系的完美诠释。  中国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要求戏曲演员要“装龙像龙,装虎像虎;逼真逼肖,方能造妙。”要求演员以神似为追求,而非简单的角色模仿。这里强调的就是写意,再如戏曲演出时舞台上的动作的写意性,一个水袖代表一个不同的神情,一个翻身代表一个动作,不同的动作暗含不同的含义。其次,在角色行当方面,按其职业、性格、社会地位、性别等不同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这五大类,。每一个角色还可细分,都是用来表达各不相同的写意。这种写意外

8、化为角色扮演,却在每个观众心中各有体味,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写意之美的魅力所在。    三、倾向悲情之美    悲情无处不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我们都不难发现悲情。然而西方文化是以个体本位为主的,每个人先天地被赋予自身人格的独立性和选择,行动自由,他们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通过对该人所作出的选择和行动去判断的。悲情并不是其审美特质,而中国文化属于群体本位,每个人只有在自己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