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浅析

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浅析

ID:21594777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浅析_第1页
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浅析_第2页
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浅析_第3页
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浅析_第4页
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浅析[]朱熹指出仁是“天地生物之心”,是“心之德”、“爱之理”,以“生”释“仁”,“仁”不仅是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亦是天地之心;仁的境界不仅仅是自我与他人境界,亦是主体与客体、小我与大我、人类与万物相融的境界。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具有的强烈实践性和现实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朱寿;生态哲学;“仁”;实践[简介]朱惠莉,武夷学院政教部讲师,哲学硕士,福建武夷山354300[]B244.7[]A[]1672-2728(2011)01-0058-03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

2、哲学,“仁”是整个儒学的核心。《易传>日:“天地之大德日生。”又日:“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综合前人的学说,在《仁说》中从“天人之际”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立场讨论仁的问题,将“仁”解释成“天地生物之心”和“心之德”、“爱之理”,将这一“生”之哲学发挥到成熟形态。朱熹在《仁说》中认为:天地以生物为心者,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故语心之德,虽其意摄

3、贯通无所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日仁而已矣。请试论之。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日元亨利贞,而无所不统。其运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日仁义礼智,而仁无所不包。其发用焉,则为爱恭宜别之情,而侧隐之心无所不贯。故论天地之心者,则日乾元、坤元,则四德之体用不待悉数而足。论人心之妙者,则日“仁,人心也”,则四德之体用亦不待遍举而该。盖仁之为道,乃天地万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发而此体已具,情之既发而其用不穷,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卷六十七’。由上可知朱熹论

4、“仁”有以下的两层含义。(一)“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既是生的体现,也是仁的体现。朱熹认为“生底意思是仁”、“天地生这物时,便有个仁”、仁则“浑沦都是一个生意”‘卷六’。以“仁”说“生”,说明万物的生气、生理本身就是天地仁爱和善意的体现,实际上也就蕴涵着一个天地生物的目的。故朱熹说:“仁者,生之理,惟其运转不息,故谓之心。”可见,“生理”不仅是气流行化生的“条理”,而且还蕴涵着天地之仁心,蕴涵着天地生生不已之善的目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2](眷五三’万事万物都源自于天地之仁心。朱熹说

5、:“熹所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此虽出于一时之臆见,然窃自谓正发明得天人无间断处稍似精密。‘卷四十‘答何京’’他一再强调:“天地以此心普及万物,人得之遂为人之心,物得之遂为物之心,草木禽兽得之遂为草木禽兽之心,只是一个天地之心尔。”1‘卷’在此,仁即生,生即仁,自然主义的“生”与伦理意义的“仁”在本质上达到了有机统一。钱穆曾评论说:“朱子专就心之生处心之仁处着眼,至是而宇宙万物乃得能为一体。当知从来儒家发挥仁字到此境界者,正惟朱子一人。”’(二)仁是“心之德”、“爱之理”朱子在论人心之仁时,

6、提出仁包“四端”、“四德”的命题。所谓“心之德”,是从心之“全德”而言的。心德有仁、义、礼、智四者。仁“偏言之”则指四德中之一德,“专言之”则统体只是一个全,其中包含了其他各德。人,只是一个仁心,此心可分为“四端”。其中,恻隐是“四端”的根本,它是一个警觉心,统摄其他三者。“本只是这侧隐,遇当辞逊则为辞逊,不安处便为羞恶,分别处便为是非;若无一个动底醒底在里面,便也不知羞恶.不知辞逊,不知是非。”这侧隐之心就是仁爱之心。仁是四德的根本,义礼智是仁之用。用“心之德”来诠释“仁”,说明“仁”是心“未发时”已“自

7、具”,“已发时”“其用不穷”。同时,朱熹又道:“仁只是个爱底道理。”“理是根,爱是苗。仁之爱,如糖之甜,醋之酸,爱是那滋味。”“不可便唤苗作根。然而这个功,却是从根上来。”“仁是体,爱是用,又日爱之理,爱自仁出也。然亦不可离了爱去说仁。”[2]‘卷二0’“仁者爱之理”,只是爱之道理,犹言生之性,爱则是理之见于用者也。盖仁,性也,性只是理而已。爱是情,情发于用。性者指其未发,故日“仁者爱之理”。情即已发,故日“爱者仁之用”[2](卷二0)o朱熹将“仁”理解为爱的原理、根据以及主体的道德本质,仁与爱或侧隐等道德

8、情感的关系由此而成了体与用的关系。他说:“仁是体,爱是用。又日爱之理,爱自仁出也。”仁与爱的体用关系也就是“未发”与“已发”的关系,“未发”是“已发”的根据,“已发”出自“未发”,故朱熹说:“所谓爱之理者,则正所谓仁是未发之爱,爱是已发之仁尔。”[2](卷二0)朱熹又形象地将仁与爱的体用关系比喻为根与苗的关系:“仁只是个爱底道理。……理是根,爱是苗。……不可便唤苗做根,然而这个苗却定是从那根上来。”仁是理是性,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