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谈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ID:24404677

大小: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4

谈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_第1页
谈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_第2页
谈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_第3页
谈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_第4页
谈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朱熹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的视野谋划发展新思路、新空间,使福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两岸三地经贸合作与科技文化交流重要地区和推动祖国统一的重要基地。    一、朱熹的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日生。”又曰:“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摘要]朱熹的生态哲学包括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是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的生态

2、哲学。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实践中,重新探索和反省朱熹的生态哲学思想,有着积极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朱熹;生态哲学;海峡西岸经济区  []A []1672-2728(2009)09-0035-03    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其生态哲学也就是包括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是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的生态哲学。作为朱熹理学发源地的福建,曾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更应当在朱熹生态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建设生态经济、生态政治,从更高、更宽的视野谋划发展新思路、新空间,使福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两岸三地经贸合作与科技文化交流重要地区和推动

3、祖国统一的重要基地。    一、朱熹的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日生。”又曰:“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朱熹综合前人的学说,在《仁说》中,将这一“生”之哲学发挥到成熟形态。  朱熹在《仁说》中指出:天地以生物为心者,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故语心之德,虽其意摄贯通无所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日仁而已矣。请试论之。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日元亨利贞,而无所不统。其运转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

4、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日仁义礼智,而仁无所不包。其发用焉,则为爱恭宜别之情。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贯。故论天地之心者,则日乾元、坤元,则四德之体用不待悉数而足。论人心之妙者,则月“仁,人心也”,则四德之体用亦不待遍举而该。盖仁之为道,乃天地万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发而此体已具,情之既发而其用不穷,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由上可知朱熹论“仁”有两层含义:  (一)“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既是生的体现,也是仁的体现。朱熹认为“生底意思是仁”、“天地生这物时,便有个仁”、仁则“浑沦都是一个生意”。以“仁”说“生”,说明万物的生气、生理本身就是天地仁爱和善意

5、的体现,实际上也就蕴涵着一个天地生物的目的。故朱熹说:“仁者,生之理,惟其运转不息,故谓之心。”,“生理”不仅是气流行化生的“条理”,而且还蕴涵着天地之仁心,蕴涵着天地生生不已之善的目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万事万物都源自于天地之仁心。朱熹说:“熹所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此虽出于一时之臆见,然窃自谓正发明得天人无间断处稍似精密。”《答何叔京》里他一再强调:“天地以此心普及万物,人得之遂为人之心,物得之遂为物之心,草木禽兽得之遂为草木禽兽之心,只是一个天地之心尔。”在此,仁即生,生即仁,自然主义的“生”与伦理作用的“仁”在本质上达到了有机统一。钱穆曾评论说:“朱子

6、专就心之生处心之仁处着眼,至是而宇宙万物乃得能为一体。当知从来儒家发挥仁字到此境界者,正惟朱子一人。”  (二)仁是“心之德”、“爱之理”。朱子在论人心之仁时,提出仁包“四端”、“四德”的命题。所谓“心之德”,是从心之“全德”而言的。心德有仁、义、礼、智四者。仁“偏言之”则指四德中之一德,“专言之”则统体只是一个全,其中包含了其他各德。人,只是一个仁心,此心可分为“四端”。其中,恻隐是“四端”的根本,它是一个警觉心,统摄其他三者。“本只是这恻隐,遇当辞逊则为辞逊,不安处便为羞恶,分别处便为是非;若无一个动底醒底在里面,便也不知羞恶,不知辞逊,不知是非。”这恻隐之心就是仁爱之心。仁是四

7、德的根本,义礼智是仁之用。用“心之德”来诠释“仁”,说明“仁”是心“未发时”已“白具”,“已发时”“其用不穷”。同时,朱熹又道:“仁只是个爱底道理。”“理是根,爱是苗。仁之爱,如糖之甜,醋之酸,爱是那滋味。”“不可便唤苗作根。然而这个功,却是从根上来。”“仁是体,爱是用,又日爱之理,爱自仁出也。然亦不可离了爱去说仁。”“仁者爱之理”,只是爱之道理,犹言生之性,爱则是理之见于用者也。盖仁,性也,性只是理而已。爱是情,情发于用。性者指其未发,故日“仁者爱之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