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ID:2149305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_第1页
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_第2页
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_第3页
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_第4页
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摘要: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问题,从一线教学改革的实践心得出发,围绕转型发展的思路,教师发展评价,教学与科研关系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应当结合地方、高校、生源、师资四方的实际,以摆“实事”的态度,用“求是”的方法,拿出魄力去创新,脚踏实地去工作,探索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事求是特色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42-02  自1993年创办三年制大专“建筑

2、设计专业”始,到2003年设置本科建筑学专业,至今三江学院建筑系已经走过了23年的办学历程。此前,倚靠东南大学等一大批退休老教师们的倾囊相授和历届学生的出色表现,三江学院建筑系毕业生获得了地方建筑行业的广泛认可。  笔者2008年入职三江学院建筑系,其时尚有李孝宋、陈湘、杨永龄、徐敦源、贺镇东、温秀、韩秀琴、朱德本等教授和先生在系内授课。作为新教师,笔者首先进入一年级《建筑初步》教研组,在此期间受到杨永龄教授的悉心指导,从此就和这门课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教学的思考与领悟也即以此为开端,并持续至今。正是在以这门

3、课为主的教学揣摩、研究和教改实践过程中,笔者进行了不断尝试和反思,从而对建筑教育,特别是对三江建筑系、对三江建筑教学有了更为全面、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1现象与问题  毋庸置疑,当今世界建筑教育与学术体系,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EcoledesBeaux-Arts布杂)的基本模式,经现代主义运动尤其是包豪斯的革新,再经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建筑思潮的推动,已经是异彩纷呈了。再看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的高速大规模发展催生了建筑教育的惊人扩张,开办建筑学专业的院校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不到10所,发展到了现

4、在的近300所。虽然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建筑教育的模式却相对比较单一,基本还都是承袭以法国“布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中央大学――东北大学为引进路线发展而来的学院派教育体系。究其根源,除了历史造就的“布杂传统”根深蒂固、不可撼动,谁都“不想”,甚至“不敢”,也“很难”去充当这个“创新”的出头鸟之外,当前国家层面的行政指导(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评估形成的指挥棒),却又迫使每个建筑院校几乎“都想”跻身评估之列(截至2016年5月大陆地区共有59所建筑院校通过建筑学专业本科评估),因而极力效仿名校办学,故

5、而难以突破原有的以八大老院校为主体的基本格局。  这样一个大的环境笼罩着像我们这样的一大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所作所为。而这一状况,笔者以为,恰恰反倒应该是我们民办高校――特别是在当前建筑行业呈现“新常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寻求转型发展的历史条件下――首先亟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即,育什么样的人才?凭什么样的能力,走什么样的路?创什么样的特色?  2思考与对策  对教学的潜心研究和对教学改革的不断尝试与探索,让笔者一方面感受到了教改带来的“教与学”的活力;另一方面也

6、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自己存在着特殊的现实情况。首先,即“教风”。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我们在师资组成及来源,教学能力、规范及其制度保障等方面和公办院校有着明显不同。特别是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及其主动性和体系化等方面与知名建筑院校更是存在着显著差距。另外,很重要的,由于生源来自本三批次,学生普遍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加上入学以后专业认知的不足和就业导向的缺失,学生在专业学习思维和方法上未有及时而理想的转变,很快滋生畏难和迷茫情绪,导致“学风”的下降和两极分化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如何认清我们的“实事”去

7、“求是”,是摆在转型发展决策之前的第一要务。知己方能知彼,我们只有重新客观地评价自己目前的处境,才能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避开“投机取巧”和“好高骛远”两种倾向,走得踏实、走得长远。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供读者讨论。  首先,一所大学一个专业要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肯定要有一系列体现自身规律和要求的理念、思路、制度、程序和方法。因循守旧、牵萝补屋,或者断章取义、乃至“拍脑袋”的拿来,都是不可取的,也是走不下去的。如前所述,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师资构成、生源特点、管理制度等都有别于公办(特别是知名)建筑院校,他们

8、的办学思路、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不完全适用于我们的办学定位。一味地拷贝或者模仿他们的教学模式到头来只能永远跟着人家跑,而以我们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能不能跟得上他们的步子还要打个问号,更何谈发展与特色?这,笔者以为,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实事”。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求是”,需要我们在办学理念、教学体系上做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有创新,还要有取舍!埋头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固然重要,但如果既不能“知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