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

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

ID:21256012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0

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_第1页
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_第2页
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_第3页
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_第4页
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廷杖是明代帝王对士人的公开处罚,作为帝王报复犯上朝臣的残忍攻击和污辱,其目的在于让民众意识到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也是对其他官员和社会民众的恫吓,以儆效尤。若以仪式视角来审视,这种处罚形式承载着维护皇权的政治功能,是朝廷权力走向的一种控制仪式;就整个仪式原由和过程来看,廷杖是重建受到挑战的皇权的仪式;从仪式的终极性意义来看,廷杖处罚是受杖士人实现其人生终极意义的道德场域。廷杖伴随明朝始终,其最终消逝则反映了明代政治变迁与传统士人处世

2、心态的微妙变化。关键词:明代;仪式;廷杖;皇权简介:李为香,女,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从事明清史研究。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1000-7504(2012)03-0137-06  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廷杖是明代帝王对士人的公开处罚,作为帝王报复犯上朝臣的残忍攻击和污辱,其目的在于让民众意识到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也是对其他官员和社会民众的恫吓,以儆效尤。若以仪式视角来审视,这种处罚形式

3、承载着维护皇权的政治功能,是朝廷权力走向的一种控制仪式;就整个仪式原由和过程来看,廷杖是重建受到挑战的皇权的仪式;从仪式的终极性意义来看,廷杖处罚是受杖士人实现其人生终极意义的道德场域。廷杖伴随明朝始终,其最终消逝则反映了明代政治变迁与传统士人处世心态的微妙变化。关键词:明代;仪式;廷杖;皇权简介:李为香,女,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从事明清史研究。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1000-7504(2012)03-0137-06  关于明代廷杖的仪式解读(

4、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廷杖是明代帝王对士人的公开处罚,作为帝王报复犯上朝臣的残忍攻击和污辱,其目的在于让民众意识到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也是对其他官员和社会民众的恫吓,以儆效尤。若以仪式视角来审视,这种处罚形式承载着维护皇权的政治功能,是朝廷权力走向的一种控制仪式;就整个仪式原由和过程来看,廷杖是重建受到挑战的皇权的仪式;从仪式的终极性意义来看,廷杖处罚是受杖士人实现其人生终极意义的道德场域。廷杖伴随明朝始终,其最终消逝则反映了明代政治变迁与传统士人处世心态的微妙变化。关键词:

5、明代;仪式;廷杖;皇权简介:李为香,女,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从事明清史研究。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1000-7504(2012)03-0137-06收稿日期:2011-10-26仪式是被传统所规范的一套约定俗成的生存技术或由国家意识形态所运用的一套权力技术。廷杖作为一种国家权力技术的仪式,其背后具有丰富的意义。它既体现着皇帝权威对朝廷上下乃至整个国家的权力控制.又为个体的身份认知、人格升华与意义获得提供了一个具有建构意义的道德场域。一、廷杖:发

6、生在明代最高层的权力控制仪式根据《明史》等典籍记载,明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中除了建文、永乐、洪熙、弘治、泰昌等朝外,其余皇帝在位时都发生过廷杖事件。首开此例的是朱元璋。但朱元璋曾在建国之初与刘基、詹同等论及待臣之礼,太史令刘基认为古者公卿有罪,盘水加剑,诣请室自裁,未尝轻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体。侍读学士詹同因取大戴礼及贾谊疏以进,且曰:古者刑不上大夫,以励廉耻也。必如是,君臣恩礼始两尽。故朱元璋对刘基与詹同的存大臣之体、以励廉耻深以为是。所以洪武六年时工部尚书王肃坐法当笞时,朱元璋说道:六卿贵重,不宜以细故辱。朱元璋认

7、为,六卿贵重之身不可受辱,所以命以俸赎罪,而且成了后群臣罣误,许以俸赎的先例。可见朱元璋认为,士之荣辱胜过一切,即使犯法都可用俸禄来抵消。后来永嘉侯朱亮祖父子皆鞭死,工部尚书薛祥毙杖下的事件亦是事出有因。朱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薛祥则由于其亲属犯罪坐累杖死,天下哀之。这显然与后世的廷杖有所不同,后世的廷杖大多由于上疏言事而致杖。关于廷杖的解释,吴晗曾这样描述:打的是大官,喝打的人,却是皇帝或太监,打的地方,就在殿廷,这就叫廷杖。[3](P40)廷杖以其发生于政治阶层的最高端而非同寻常,从仪式诏令者、施杖

8、者和受杖者的身份可以看到廷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命令者一般是皇帝,有时也是太监矫旨,施杖者是皇上的护卫锦衣卫,受杖者则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人群体。清代魏禧的《魏叔子集》中记有廷杖的基本过程:每廷杖,必遣大珰监视,众官朱衣陪列。左中使,右锦衣卫,各三十员,下列旗校百人,皆衣襞衣,执木棍。宣读毕,一人持麻布兜,自肩脊下束之,左右不得动。一人缚其两足,四面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