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课程五环教学法研究

课堂新课程五环教学法研究

ID:20700996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5

课堂新课程五环教学法研究_第1页
课堂新课程五环教学法研究_第2页
课堂新课程五环教学法研究_第3页
课堂新课程五环教学法研究_第4页
课堂新课程五环教学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新课程五环教学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新课程五环教学法研究:前苏联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影响最为持久、深远,确实提高了课堂知识传授效率。但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只教书、教知识,应重在教学、教学生学,以生成、扩大和提高学生认知的途径、方法、情感体验和能力创新为重点。新模式改革旧模式由第一环节的复习改为设问(即设计课堂问题情境);第二环节的新课导入改为导学(即引导学生阅读自学);第三环节的讲受新课改为探究(即探究内容概括归纳);第四环节的课堂练习改为修练(即修正解误练就能力);第五环节的布置作业改为布习(即布设作业练习巩固)。形成了每节课环环相扣,无限开放,滚动发展的课堂新五环教学模式

2、,要求教师课前重谋划,课中细引导,课后多反思。  关键词:课堂;新五环;教学法  :G632.3:A:1002-7661(2011)03-0140-2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内容教材的变化,只能解决学生接受什么样的信息问题,解决不了学生怎么接收的问题。“教无定法”只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问题,解决不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课堂教学是有其基本规律可遵循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变,即使有再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也只能永远是一个课堂之外的理想,改变不了学生获取学习认知的途径、方法、情感体验和能力创新。只有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才有可能培养学生从根本上生成

3、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因此,我们认为教学模式的转变才是课堂教学最根本性的改革。  解放后,我们一刀切学习前苏联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该模式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影响最为持久、深远,确实提高了课堂知识的传授效率。在之后的多少年间,包括传统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理论,特别是一些现代学习理论在实践应用中无不受其影响和改窜。传统的“五环”教学模式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将学生作为改造的客体、灌输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难以促使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只

4、教书、教知识,重在教学、教学生学,以生成、扩大和提高学生认知的途径、方法、情感体验和能力创新为重点。经过近十年的新课程实践与探索,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总结出了教学新模式:第一环节设问(即设计课堂情境问题);第二环节导学(即引导学生阅读自学);第三环节探究(即探究採纳归结内容);第四环节修练(即修正误解练就能力);第五环节布习(即布设作业练习巩固)。形成了每节课环环相扣,无限开放,滚动发展的课堂新五环教学模式。就某一节课来讲,也要从具体的教学实情任务出发,可以是其中的一环,也可以是相邻的两环、三环、四环、五环,可以是修炼课,可以是导学课,也可以是设问、探究课。五环是整体

5、教学循环链条中的一个完整循环节,用于一个知识点、一个技能、一个课题、一种方法全过程教与学的任务完成。要求教师课前谋(重谋划),课中导(细引导),课后思(多反思)。  一、理论基础  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或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论依据是构成教学模式的灵魂。凯洛夫的教学论倡导(“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为指导,强调教学以“教”为主,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学生成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新五环模式体现的是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教

6、学主导”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书,而在教学,在于教学生学。”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的设计制定总是要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课堂教学目标就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新课程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即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能力为核心,新的教学模式就要以此为指导,重新建构适应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实践条件  一是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我们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均做了大量调整和改革,新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目

7、标、流程、步骤要符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统一;二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环境与物质条件,即硬件与软件的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演示、交互实验,上X学习等途径也基本普及;三是广大教师也普遍熟悉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四是学生接受新课程的学习方法、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也都有了多年积累。这些,都为新五环教学模式的运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四、操作流程  第1步,设计课堂情境问题(设问)。(包含上节的布习内容和新课题内容两部分)“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围绕课题目标创设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