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540732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2
《自拟益胃养阴活血汤治疗慢性胃癌前病变53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拟益胃养阴活血汤治疗慢性胃癌前病变53例作者:尹明浩,金香淑,金勇华【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益胃养阴活血汤;,,,中医药治疗;,,胃痞, 摘要:目的观察益胃养阴活血汤对慢性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益胃养阴活血汤水煎,早晚各取150ml,饭前30min服用,服用1个疗程后,2周内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观察53例慢性胃癌前患者,显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胃镜与病理检查:显效17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4%。结论益胃养阴活血治疗慢性癌前病变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萎缩
2、性胃炎;益胃养阴活血汤;中医药治疗;胃痞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由于其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病理特点为胃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一般认为与胃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关系密切。全国脾胃病学术委员会已将本病归于“胃痞”。目前十分重视CAG癌前病变的防治研究,认为是预防胃癌发生的关键所在[1]。从2000年起,我们以益胃养阴活血汤治疗CAG伴中、重度IM和/或ATP中符合阴虚血淤中
3、医证型的53例患者,收效满意。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198210重庆胃炎诊治座谈会制定的《慢性胃炎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2]及198911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南昌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3]。 1.2病例选择所选病例全部为本院患者,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同时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CAG伴中、重度IM和/或ATP,且符合正虚邪实,胃络淤阻,阴虚血瘀中医证型。胃镜以治疗前后2周以内的检查为准。本组53例,男性29例,女2
4、4例;年龄29~64岁,平均45.2岁;病程2~19年,平均5.9年,其中中度胃腺体萎缩37例,重度16例;单纯伴有IM或ATP者分别为28例,12例;同时伴有IM和ATP者13例。 2治疗方法 治疗以益胃养阴活血汤(沙参、麦冬、生地、石斛、枸杞子、当归、赤芍、川芎、丹参、莪术、元胡、川楝子、郁金、砂仁、檀香等),水煎,早晚各取150ml,饭前30min服用,21剂/d,服用1个疗程(3个月)后,2周内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此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胃病药物。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3.1.1临床症状参照中国中西医结
5、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关于《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和方案)[3]。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减轻为有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而无恶化者为无效;症状加重为恶化。 3.1.2胃镜及病理检查胃镜下胃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示腺体萎缩,IM和ATP消失或减轻两个级度以上(含2个级度)为显效;胃镜下病变有所减轻,病理示急、慢性炎症减轻,腺体萎缩,IM和ATP减轻,腺体萎缩,IM和ATP减轻1个级度以上为有效;还不到有效标准而无恶化者为无效;胃镜下黏膜病变加重,病理检查示炎症,腺体萎缩,
6、IM和ATP恶化上升1个级度为恶化。 3.2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显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显效17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4%。 4讨论 本组所选CAG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胃脘痞满,隐隐作痛,饥不欲食,食后加重,口干,灼热,纳差,消瘦,乏力等。归属于中医学“胃痞”中以虚为主,虚实夹杂的胃阴不足,胃络淤阻的证型,因此我们在治疗上重视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标本兼顾。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石斛、枸杞子养阴益胃以治本,当归、赤芍、川芎、丹参、莪术通畅气血,活血化淤,和胃止痛
7、。活血化淤中药可以直接改善胃黏膜血流量,清除自由基,加强胃壁屏障[4]。而元胡、川楝子、郁金、砂仁、檀香柔肝理气,和胃止痛以治标。诸药合用具有滋养胃阴,化淤通络的功效,重在养胃阴、降胃气、通胃络,既可滋养胃黏膜,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又能促进气血通畅,使萎缩增生、肠化等病灶得以修复,是治疗CAG的良好方剂。 参考文献: [1]陈颢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85. [2]李益家.慢性胃炎的诊治问题[J].中华内科杂志,1983,5:261. [3]周建中.慢
8、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S].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5:318. [4]王茵萍,潘华峰.活血化淤药物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血液循环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1):67.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