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医学课件

伊立替康医学课件

ID:17471436

大小:35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9-02

伊立替康医学课件_第1页
伊立替康医学课件_第2页
伊立替康医学课件_第3页
伊立替康医学课件_第4页
伊立替康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伊立替康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伊立替康(CPT-11)迟发性腹泻的机理和防治1.伊立替康CPT-11的药理机制1.1研究背景(1)喜树碱-珙桐科旱莲属植物喜树提取的生物碱(2)喜树碱抗肿瘤作用的靶点-拓扑异构酶Ⅰ(3)低毒性的衍生物-拓扑替康,伊立替康(4)伊立替康CPT-11由日本研发,1987年开始一期临床试验。(5)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表明,它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对氟尿嘧啶耐药病例仍有效。目前,该药已获得美国FDA和欧盟的共同批准,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上市,它是美国FDA40多年来继氟尿嘧啶(5-FU)以后再次批准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的化疗药。该药于2001年3月在中国上市。(6)CPT-11除了用于

2、单药治疗外,还与5-FU和CF联合用于5-FU初治后复发的晚期大肠癌病人的治疗。CPT-11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小细胞肺癌,也用于宫颈癌和卵巢癌的治疗,对其他肿瘤如乳腺癌、恶性神经胶质瘤和胃癌也有一定的效果。1.2CPT-11的作用机制(1)DNA复制过程中,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可逆性地切开DNA单链,使得扭转的DNA双链松解开,得以进行复制后续步骤,然后重新组装形成DNA双链。(2)CPT-11及其活性代谢产物SN-38与TopoⅠ-DNA复合物结合,阻止DNA链的重新组装,引起DNA双链的断裂,造成细胞死亡。(3)因此,CPT-11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可破坏DN

3、A复制转录,也可以引起其他周期细胞的死亡。1.3CPT-11的结构式1.4CPT-11的同分异构体及构效关系CPT-11和SN-38有可变的羟基-内酯环,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可发生可逆水解反应,产生不同的异构型偏酸性环境,以内酯型为主,是药物的活性形式;中性和偏碱性环境,以羧基型为主,对TopoⅠ没有抑制作用。CPT-11的同分异构体1.5CPT-11的药物代谢(1)CPT-11经羧酸酯酶转化为SN-38SN-38: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是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其活性比CPT-11强100~1000倍(2)CPT-11经细胞色素P450酶(CYP)3A4代谢为APC和NPCAPC:

4、7-乙基-10-[4-N-(5-氨基戊酸)-1-哌啶基]-羰基喜树碱NPC:7-乙基-10-(4-氨基-1-哌啶基)-羰基喜树碱1.5CPT-11的药物代谢(3)部分APC可经羧酸酯酶代谢为SN-38;(4)NPC则可经羧酸酯酶完全转化为SN-38。(5)SN-38经肝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生成葡萄糖醛酸化SN-38(SN-38G)(6)当SN-38G分泌进入肠道,肠道中细菌的β-葡萄糖醛酸酶又能使之变回SN-38G。(7)经肝脏代谢后从粪便排出是CPT-11的主要消除途径。存在药物的肠肝循环。图示:CPT-11及其主要代谢产物2.迟发性腹泻的机理2.1迟发性腹泻定义:给

5、药24h后发生的腹泻。发生时间与给药方案有关3周给药方案:平均为第5天每周给药方案:平均为第11天严重性如果腹泻时间持续5-7天,常可导致致死性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影响严重程度的因素迟发性腹泻属剂量限制性毒性一些研究中提出了胆指数(biliaryindex,BI)的概念,定义为CPT-11的AUC乘以SN-38和SN-38G两者AUC的比值。结果表明,发生严重的3~4级腹泻的病人,其BI值远远大于发生0~2级腹泻的病人;同时建立了一个通过有限采点测定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模型,通过测定第一周的BI值(以有限的采血点),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发生严重腹泻的危险,然后可以在治疗的剩余时间相应地调整剂量,避免严重

6、毒副作用的发生。也有研究认为,根据建立的群体模型分析,CPT-11和SN-38G的AUC与腹泻严重程度相关,其中SN-38G的相关性较强。两项研究得到不同的结论可能是因为给药方案不同所致。2.2机理(1)SN-38直接作用于肠粘膜上皮细胞内TopoⅠ,引起DNA双链断裂,细胞死亡,导致肠结构和功能的损害。(2)病理学表现肠壁变薄,伴有空洞形成、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以及回肠细胞凋亡迹象。小肠绒毛萎缩,肠粘膜损害。通常以结肠、盲肠段损伤更严重。(3)在CPT-11肠毒性中起关键作用的酶细菌β-葡萄糖醛酸酶小肠菌丛通过此酶将SN-38G转化成SN-38细菌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强的肠段如结肠、盲肠往往

7、损伤更严重。3.防治方法3.1针对细菌β-葡萄糖醛酸酶原理:抑制肠道菌丛,降低肠道细菌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降低肠道中SN-38的浓度方法:a)口服新霉素25000IUTidb)口服新霉素25000IU+杆菌肽2500IUTid每周期的第2~5天预防c)半夏泻心汤七味中药: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和大枣其中的黄芩苷对细菌β-葡萄糖醛酸酶有抑制作用3.2针对羧酸酯酶原理:肠道羧酸酯酶可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