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职学生的数学兴趣问题

探讨中职学生的数学兴趣问题

ID:16446151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探讨中职学生的数学兴趣问题_第1页
探讨中职学生的数学兴趣问题_第2页
探讨中职学生的数学兴趣问题_第3页
探讨中职学生的数学兴趣问题_第4页
探讨中职学生的数学兴趣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中职学生的数学兴趣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中职学生的数学兴趣问题  【摘要】中职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的三差生,他们的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差。针对中职学生缺乏学习数学兴趣问题,进行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分析,并提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46-01  前言  数学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生必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相关技能与能力,进而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现实中中职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不想学习数学,最终没能完成中职

2、数学学习任务并达到各种学习目标。因此,通过对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原因的内外因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改善现有的数学学习状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一、中职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的主客观原因  通过对本校部分学生数学兴趣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00名学生中,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仅占12%,不感兴趣或兴趣薄弱的占88%。结合问卷,通过进一步对部分不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原因问卷调查与谈话,总结出如下几点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原因:  (1)没有动力(学习目标不明);  (2)内容枯燥无味,难理解;  (3)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3、。  原因分析:首先,学生学习数学没有动力,中职生与高中生不同,不需要面对高考,很多学生不明白中职阶段开设数学课的目的,不知道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处,他们更注重的更实际的专业技能。其次,数学教科书没有语文、历史、物理等其它基础学科的趣味性,也没有专业学科的实用性,学生们看着课本都觉得泛味。  此外,不少学生认为进入中职主要任务是学习一门技能,专业课才是“主科”,更没有面对高考的压力,加上数学难学让他们早早就产生了心理排斥。  二、提高中职生数学学习兴趣策略  1.从数学故事、数学家故事入手  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数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数学史所提供的丰富的史料无疑将启迪

4、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各种重要概念和理论。因此、把数学知识建立过程中的有趣的史实、故事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领会到数学的美、数学思想的深遂,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2.实践数学  2014年新大纲规定中职数学学习任务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应加强数学应用性的教学。因此,职高数学课程改革应注意:由于进入职校的学生中,一部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将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而且不同的行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各个知识点的用途(包括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在知识结构上的应用),实际上

5、在课本的引入部分有一些,但学习完毕后应该与学生探讨更深更广的用途。  3.活跃课堂,营造对话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若能营造一种像“铿锵三人行”、“实话实说”等电视栏目那样的氛围,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那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兴趣,并为师生沟通、生生沟通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互动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智慧和潜能迸射出耀眼的光辉。  师生对话  下面以一个数学课例《等差数列》为载体,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剖析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形式和内容。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1)1+2+3+……+100=?,然后看哪个学生计算得快而准,做完的举手。

6、有部分小学学过奥数的同学利用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很快就得出结果,老师让这部分同学把自己的方法与其它同学分享后,再引出如下故事:  被誉为“数学王子”的19世纪德国数学家高斯,他10岁时在一所公立学校读书,一天在数学课上,老师为让全班学生都能安静下来有事可干,要求他们把1―100这一百个数加起来,许多同学都是一项项相加,计算这个冗长的算式,高斯并没有马上动手,他只是细心地观察一会,就立即写好了答案,第一个交到了老师的桌子上。在大家的惊叹声中,高斯讲了他的算法:“从和式的两端开始,首尾两项依次相加,1+100=101,2+99=101,……,50+51=101,共有50

7、个101,从而答案是101×50=5050”如此简单快捷而又准确的计算,令大家眼界大开敬佩不已,高斯因而获得了“神童”的赞誉。  说到这,老师接着上(1)式,写下:(2)2+5+8+11+……+1001=?,要求大家利用刚才的方法,(首项+末项)项数2求得等差数列的和。很多学生把代入公式时把项数搞错,有些学生则根本不会做。  老师:以上(2)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每一项比它前一项多3.  老师:也就是说,5=2+3,8=5+3=2+3+3=2+3×2,11=2+3+3+3=2+3×3……我们可以把(2)式化成:2+5+8+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