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32627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5
《刘屋巷应急管理机制建设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刘屋巷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人为投毒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结合刘屋巷村的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制定本预案。 二、事故分级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重大
2、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一)适用范围 在毛鸡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会公众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二)工作原则 按照“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则,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有关部门按照本预案规定,落实各自的职责。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
3、报告、早控制。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三)应急处理指挥小组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根据需要成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负责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指挥部生产部监管。2.主任办公室负责,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组长:刘志坚 副组长:刘汇泉组员:钟卓鹏、叶耀培、钟嘉成、刘胜球、刘炳球、刘炯贤、刘锡波、刘国洪、刘杨枝、刘志权、
4、刘伟洪、刘惠彬、刘太球、刘锡文、刘暖贤。(四)监测、预警与报告1.监测系统村委会成立统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监测、网络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设立全国统一的举报电话。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2.预警系统(1)加强日常监管 卫生、质检、环保、教育等监管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
5、,尤其是高风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经营、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报告系统,及时分析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预警,并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2)建立通报制度 第一.通报范围: a.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b.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第二,通报方式: a.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与事故有关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b.根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危
6、险源监控信息,对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险情,食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必要时及时上报。第三,应急准备和预防 及时对可能导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进行分析,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措施。 发现可能导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后,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事态严重时及时上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做好可能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分析、预警工作。 第四,报告制度 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 按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主动监测,按规定报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7、发现)单位报告。 报告时限要求 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在知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1小时内作出初次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的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在事故处理结束后10日内作出总结报告。 3.3.7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3.3.8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
8、程、事故原因等。 3.3.9总结报告 包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3.4.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行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