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10018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在手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在手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作者:方箭,杨超,虞泽珑,周锦梅【摘要】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较薄,质地好并可修复感觉神经,尤以不牺牲主要动脉为优点。本文介绍该皮瓣在手部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关键词】皮肤缺损皮瓣手尺动脉腕上皮支 前臂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具有解剖恒定、血供范围广、易于切取等优点。2003年3月~2006年8月我院采取该岛状皮瓣进行转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3例,术后14例皮瓣伤口Ⅰ期愈合全部存活,9例皮瓣局部感染或坏死,经抗炎、换药治愈,疗效较满意。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本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15~55岁,平均24岁。伤因:23例均因外伤所致。皮肤撕脱范围:自腕(背或掌侧)至掌指关节(背或掌侧)皮肤缺损面积约3.6~5.8cm×7.0~16.8cm,创底均有深层组织(血管、神经、肌腱、骨组织)外露与损伤。5 2手术方法 2.1受区处理急诊在臂丛麻醉下彻底清创,剪除一切污染及失活组织,处理骨折并修复血管、神经、肌腱等。一般可在手背近侧缘解剖、分离出桡、尺神经腕背支断端,在手掌近侧解剖,分离出正中神经腕掌支、指总神经断端并予“90”无损伤线临时缝
3、合、标定。 2.2皮瓣设计根据手部皮肤缺损面积的大小设计皮瓣,以豌豆骨与肱骨内上髁的连线为轴线设计皮瓣,在豌豆骨以近3.5~4.0cm处尺动脉发出的腕上皮支为旋转轴点,其皮瓣切取范围面远端可致豌豆骨平面,近端可致肱骨内上髁两侧,两侧分别达前臂掌、背侧的正中线,王澎寰等[1]认为该皮瓣可切取面积为6cm×20cm。 2.3皮瓣切取创面修复在充气止血带控制下,按设计线切开皮瓣四周皮肤,在肌膜下顺行切取皮瓣[2],在皮瓣近端解剖出贵要静脉属支及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均以切断,神经断端予“90”无损伤
4、线临时标定,血管断端“0”5号丝线结扎,切记将肌膜与皮瓣缘作皮下组织间断缝合数针,以保证皮瓣的完整性。皮瓣蒂部应保证宽约3cm,结扎并切断皮瓣与尺动脉的交通支直至腕上皮支为止。此时仅保留与尺动脉相连的腕上皮支,观察皮瓣,如血运良好即可将皮瓣进行旋转覆盖于手部创面,前臂供区创面宽度在5cm以内者可直接缝合,>5cm者需中厚皮片加压打包闭合创面,皮瓣覆盖于手部创面后,将皮瓣近端解剖出的前臂内侧皮神经断端与手掌或背近侧创缘解剖,分离出的神经断端对合,在显微镜下予“90”无损伤线神经外膜间断缝合。
5、 3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14例伤口Ⅰ期愈合;5例术后伤口感染;4例因术后皮瓣肿胀,张力增加,皮瓣远侧边缘性坏死,经抗炎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4~1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满意,修复神经的皮瓣已部分恢复刺痛觉。 讨论 尺动脉腕上皮支属于尺动脉分支,不须牺牲尺动脉主干,仅利用腕上方一根皮支供血,甚至于尺动脉腕下损伤,也不影响该皮瓣使用。尺动脉腕上支解剖恒定,尺动脉在豌豆骨近侧3.5~4.0cm处发出一5支较恒定的皮支(主干长约1.2cm,起始部血管外径平均1.3mm),在尺侧腕屈肌与尺侧腕
6、伸肌间隙穿出后,分为上行支和下行支,上行支沿豌豆骨与肱骨内上髁连线方向走向前臂近侧,其直接行径可达9.6cm,末梢继而与尺动脉的近侧穿支在前臂尺侧形成丰富的筋膜血管网[3]。因此可利用尺动脉腕上皮支设计逆行岛状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薄,血运丰富,不需吻合血管,手术操作简单,供区较隐蔽。切取皮瓣可携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同时与手部受区之桡、尺神经腕背支,正中神经腕掌支或指总神经吻合以重建皮瓣的感觉功能。 行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手部皮肤缺损修复术时注意:(1)术前最好用超声及多普勒血流仪探测尺动脉腕
7、上皮支发出点及其走行,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切记血管蒂向远侧游离时不能超过此点,以免损伤尺动脉腕上皮支;(2)术前根据手部受区面积和旋转轴至受区直线距离,各增加1~2cm,用龙胆紫标明前臂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切取范围和皮瓣蒂部长度;(3)由于该皮瓣包含前臂内侧皮神经,因此在进行转位后应尽可能与受区神经吻合,使皮瓣部分恢复感觉;(4)在皮瓣蒂部保留2~4cm宽的筋膜组织,切取宽度应大于皮瓣蒂部的宽度,不须解剖出血管,而能保证尺动脉腕上皮支位于筋膜蒂中,简化操作;(5)在手部创面与皮瓣筋膜蒂间(以最短距离为
8、准)切开皮肤,游离皮缘作一较宽的皮下隧道,皮瓣转位时,注意蒂部松紧适度,不可扭曲、卡压。【参考文献】 [1]王澍寰,程国良,顾玉东,等.手外科手术图谱[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 [2]韩秋生,徐国成,张晨,等.整形外科学[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5 [3]郑和平,林建华,林海滨.中国人皮瓣血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