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观察

不同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观察

ID:15207170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不同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观察_第1页
不同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观察_第2页
不同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观察_第3页
不同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观察_第4页
不同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行乳癌根治术,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差异。方法:对33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36例患者分为3组,A组用乳腺癌大刀、B组全程用电刀、C组用改进的方法,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差异。结果:3组不同的方法术后皮瓣坏死率分别为A组33.8%、B组37.5%、C组14.5%,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均P<0.05)。结论:改进的方法比单独用乳腺癌大刀或全程用电刀的方法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机率明显降低。【关键词】乳腺癌;皮瓣坏死  

2、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发生率为10%~60%[1],国内报道为51%~71%[2]。其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了身体、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并使术后放、化疗的时间推后,延误了病人的治疗。为探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行乳癌根治术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差异,本文对我科1998年9月至2006年9月期间的33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6  1.1对象本组336例患者均为乳腺癌Ⅱ~Ⅲ期病人,年龄最大72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54.4岁。336例患者分为3组:1998-19

3、99年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A组,2000-2002年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B组,2003-2006年收治的172例患者作为C组。  1.2手术方法3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A组用乳腺癌大刀,B组全程用电刀,C组用改进的方法,即在距皮肤切缘2~3cm范围内采用手术刀游离,再向外使用电刀游离,电刀的使用要正确、适度。三组患者术后均行胶管引流,切口加压包扎,放置负压吸引,术后7天观察皮瓣情况。  1.3观察指标皮瓣坏死判断标准:发现皮瓣及切缘表皮呈灰白色,无弹性,出现水泡、紫红色或暗黑色者多为皮瓣不完全坏死;全层皮瓣颜色明显变黑,甚至切割时无

4、新鲜血液流出为完全坏死[3],2周后坏死皮瓣局限成黑色痂皮。  1.4统计学处理3组间皮瓣坏死率的比较利用计算机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行×列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6  本组336例术后患者共发生皮瓣坏死84例(25.0%),其中A组患者皮瓣坏死23例(33.8%),B组皮瓣坏死36例(37.5%),C组皮瓣坏死25例(14.5%)。统计结果显示:A组与B组皮瓣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4,P>0.05),C组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2,P<0.05;χ2=18.48

5、3,P<0.05),改进的方法比单独用乳腺癌大刀或全程用电刀的方法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机率明显降低。详见表1。  表133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皮瓣坏死情况(略)  3讨论6  乳腺癌大刀是早期人们发明的一种专做乳腺癌手术的器械,因为乳腺癌手术切除范围广,手术创面大,利用大刀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可使皮瓣剥离均匀,一时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人们逐渐发现大刀操作粗暴,容易破坏皮下毛细血管网,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率高,故现已逐渐被人们所淘汰。电刀的发明给手术界带来了一场革命,它利用与组织接触通电后产生电火花而切割止血,使术中出血达到最少,手术时间

6、大大减少,术者感到了极大的方便,电刀的使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随后人们发现乳癌根治术中过度地、不恰当地使用电刀会出现术后引流量增加,皮瓣坏死,尤其是切缘皮肤容易坏死的现象。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高频电刀使其局部产生很高的温度,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组织烫伤,组织液的渗出也增多。(2)在皮瓣上过度烧灼容易导致皮肤灼伤或烧穿,使得局部组织蛋白凝固,堵塞皮下血管网影响皮瓣血运,发生坏死。(3)电刀直接在淋巴脂肪组织丰富处切割还可能会造成局部淋巴管网的开放及脂肪组织液化坏死,引起皮下积液。(4)大面积地切割还可造成组织间血管因烧灼而暂

7、时性闭合,术后可能导致出血,引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  乳腺癌手术应服从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手术切口应至少距肿块边缘4cm以上[4]。剥离时应注意皮瓣的厚度,游离的层次,尽可能保留真皮层的血管网。为防止局部复发,根治术均要求游离皮瓣的厚度在0.3~0.5cm之间,而且距癌灶周边直径5cm的皮瓣尽可能薄,不保留脂肪,余皮瓣可保留一薄层脂肪组织,远侧(即肿瘤较远的地方)脂肪组织可适当厚些。这样既能防止复发,又能保证皮瓣的血供,但由内向外,皮瓣应保持均匀增厚的原则,不应呈“阶梯状”,而妨碍皮瓣的贴附。  皮瓣坏死与多方面的

8、原因有关,但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点:(1)皮瓣的血供不足是皮瓣坏死的根本原因,术后皮瓣供血主要来自真皮下血管网,而距切缘3cm以内的血供,主要靠与胸壁紧贴后所形成的新的血供联系而获得,因此这部分皮瓣血供差,易坏死[5]。(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