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

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

ID:15193348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定眩汤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3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用自拟定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西药综合治疗。两组均治疗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定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症较西药有明显的优势。【关键词】眩晕症;定眩汤;西药治疗  眩晕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症,常反复发作。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效果参差不一。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06年7月,采用自拟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取得满意临床

2、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选经确诊病例(经检查均排除脑部肿瘤病例)共130例,为本院门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65例,男25例,女40例;年龄18岁~76岁;病程2d~11a。对照组65例,男23例,女42例;年龄16岁~75岁;病程1d~95a。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耳鸣耳聋、眼球震颤、面色苍白等。起病一般较缓慢,渐渐加重,常反复发

3、作,按中医辨证分为肾精不足、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瘀血阻窍5型。西医诊断为内耳性眩晕、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均列为观察治疗对象。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自拟定眩汤治疗,其基本方药为:天麻15g、钩藤15g、石决明30g(先煎)、川芎10g、白芍15g、法夏15g、白术12g、茯苓15g、泽泻15g、石菖蒲12g、女贞子15g、甘草5g。加减:气血亏虚加黄芪、党参、当归;肾精不足加枸杞子、五味子、山萸肉;痰湿加胆星、陈皮;血瘀加丹参、牛膝、赤芍;呕恶加竹茹、苏梗、代赭石;高血压加葛根;夜寐不安加酸枣仁、远志、麦冬等

4、。1剂/d,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连服7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肌苷0.4g、维生素B60.1g、辅酶A100U、维生素C0.2g静脉滴注,1次/d.连用3d,口服尼莫地平片40mg/次,3次/d;谷维素片3次/d;20mg/次,3次/d,维生素B6片20mg/次,3次/d。连服7d为1个疗程。两组可视病情转归需要再行第2个疗程。5  1.4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治愈:眩晕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随访0.5a无复发;有效:眩晕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偶有头晕或漂浮感;无效:眩晕症状无改

5、善。  2.2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93.8%,对照组总有效率73.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略  3讨论  5  现代医学认为,眩晕是平衡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一类复杂的症状,涉及到多个学科,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或如坐车船、甚则扑倒为主要特征。而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多与肝、脾、肾脏功能失调及风、火、痰、湿、虚、瘀有关。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肝肾不足或气血亏虚为主,标实以肝风、痰、火、湿浊、血瘀为主。《素问至真要大

6、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是肝风内动所致;《素问玄机原病式》“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旋转”,指出眩晕是风火为患;《丹溪心法·头脑》有“无痰不作眩”,指出眩晕是因湿痰阻遏气机而成;《灵枢·灵气》认为“上虚则眩”。“无虚不作眩”,指出眩晕因虚可致。肝肾阴虚,虚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眩晕则生;或肝阳化火,上扰头目;或思虑劳倦,脾失健运,痰浊水湿;或气滞血瘀阻于经络,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被蒙,头脑失养均可致眩晕。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镇逆定眩;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川芎为血中气药,行气活血化瘀,现代药理

7、研究表明川芎生物碱能够通过脑屏障,较好地改善脑血流[2];白术、泽泻、茯苓健脾利水、燥湿化痰;石菖蒲祛痰化湿辟浊开窍醒脑聪耳目;女贞子益肾滋阴,平肝明目,祛痰化浊;白芍养血柔肝、解痉缓急。诸药合用具有平肝养血、化痰活血之功,从而达到肝阳平则风火熄。痰湿祛则清窍开,阴阳调、气血和眩晕愈之目的。治疗眩晕症的方法多种多样,临床治疗效果参差不一,但从本研究的治疗效果来看,不失为治疗眩晕症一种有效的措施。【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594.中医病证诊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