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51193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策略作者:刘文莉潘冬青付蓉龚燕【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通过评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正规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加强人员管理等;积极有效的护理:呼吸机环路的管理、气道分泌物的清除、营养支持、口腔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发病率和降低病死率是十分有效的。【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预防护理住院后48h发生的肺实质炎症,为医院获得性肺炎(nosocomindPneumonia.NP)。在NP中,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继发的肺炎称呼
2、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率约9%~60%,随机械通气的延长而增加,病死率为37.2%。ICU病人的VAP,在欧洲,VAP占ICU感染的半数,再次插管病人发生VAP的危险性增加6倍[1]。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护理是预防发病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1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机械通气48h以上的142例患者,男98例,女44例,年龄26—82岁。其中,32例发生VAP,发生率为22.68%。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95例,脑血管疾病3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有机磷农
3、药中毒2例。72VAP诊断标准①使用呼吸机后48小时发病。②与机械通气前胸部X片比较出现肺内浸润阴影或显示新的炎性病变。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条件之一者: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体温>37.5℃,呼吸道有浓性分泌物;发病后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新的病原体[2]。3导致VAP相关因素3.1感染因素①口咽部或胃内菌丛寄殖并吸入到肺内。②其他部位感染引起的菌血症经血液播散到肺。③污染的雾化液经雾化吸入到肺。④胃肠道的细菌的转移,也是VAP的途径之一[1]。3.2危险因素病菌侵袭机会增多和宿主免疫,机制减弱。①宿主因素:高龄、基础疾病严
4、重、免疫抑制剂等。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建立,鼻腔和气道的滤过功能及呼吸道黏膜的清洁功能丧失;导管对呼吸道黏膜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以及其本身还可成为细菌黏附繁殖和自胃向咽部移行的便利通道。③留置胃管:胃内容物返流与聚集在气管导管气囊周围淤积下漏引起吸入。④头面部、胸或上腹部手术影响肺廓清。3.3病原菌来源①粪口途径:卧床。②医源性途径:医务人员接触。③消化道吸入途径:制酸药有关。4预防措施尽可能缩短人工气道留置和机械通气时间。4.1体位抬高床头30-45℃或半坐位,可以减少吸入危险性。74.2切断传染途径4.2.1严格无菌操作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
5、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并使用口罩、手套等严密隔离措施,可避免交叉感染。4.2.2多重耐药菌①应采用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每天定期擦拭消毒2次,抹布专用,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②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3]。4.2.3环境的管理①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每天采用500mg/L有效氯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
6、时应当立即消毒。地面用1000mg/L有效氯擦地,每日2次。4.2.4探视人员的管理严格按制度更换清洁外衣和鞋子(鞋套),洗手,戴口罩。严禁有呼吸道感染者入内。4.2.5空气净化与消毒①室内空气净化,首先控制出入人员数量,减少其流通量。室温18—22℃,湿度50%—70%。开窗通风每日2—3次,每次20—30min;机械通风,为空气净化装置,但费用昂贵。②空气消毒:1.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30min;2.药物熏蒸及喷雾[4]。4.3操作轻柔气管插管或切开操作轻柔,避免气道损伤。74.4药物的合理使用严格掌握广谱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使用;预防胃溃疡出血:当胃液pH>
7、4时,胃内容物的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增殖达107~109/ml,VAP发病率明显增加,而应激性胃溃疡出血是MV病人高发并发症之一;主要药物为解酸剂、H2受体阻滞制及硫糖铝,三者预防效果相似,但硫糖铝不升高pH值,胃内细菌增殖较少,可减少VAP发生[1]。5护理策略5.1气囊的管理5.1.1气囊的种类及区别低容量高压力气囊、高容量低压力气囊、气压气囊,现在多选用高容量低压力气囊。5.1.2气囊充放气理想的气囊压力(CP)应小于毛细血管灌注压(18.5mmHg),应每6-8小时放气囊一次,每次5-10分钟。放气囊时必须应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技术,吸净气道内分泌物。CP在2
8、0-30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