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19174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不同插管深度灌肠治疗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对照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插管深度灌肠治疗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对照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插管深度对灌肠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将60例纳入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插管深度≥30cm)和对照组(插管深度15~20cm)应用同一复方中药灌肠,疗程2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2%,67.8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灌肠治疗插管深度≥30cm显著优于常规插管深度。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治疗;插管深度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onthedifferentcatheterdepthinthetreatmentofulce
2、rativecolitis.Methods60patientswith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TooksameChinesemedicineasenemaeverynight,depthofcannulainserted30cmor15~20cm,2weeksasonecourse.ResultsTheresultsshowedthattotaleffectiverateof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was90.62%a
3、nd67.86%respectively.ConclusionToincreasecatheterdepthto30cmisbetter. 【Keywords】Ulcerativecolitis;Retentionenema;CatheterDepth 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1],病变部位好发于左半结肠。因为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中西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方法[2]。药液在肠道存留时间是影响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最主要的因素。为探讨插管深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2003年4月至2
4、004年4月间笔者对随机对60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插管深度进行保留灌肠,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按照《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标准[3],将经电子结肠镜和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60例活动期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60~71岁,平均(65.3±3.8)岁;病程0.5~17年,平均(4.9±1.7)年。对照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60~76岁(68.1±3.2岁);病程0.6~16年,平均(3.8±2.2)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比较差异
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用同一灌肠方(黄连、黄柏、苦参、白及、黄芪、白芍煎制,三七粉后下),每晚1次灌肠,1次150ml。均采用16号橡胶导尿管作为导管,用50ml注射器缓慢注入药物。两组插管深度分别为:观察组插管≥30cm,对照组插管15~20cm。所有患者在灌肠前均排空大小便,灌肠时取左侧卧位,结束后改平卧,臀下垫104cm高小枕,使液体易于保留。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 1.3疗效标准依据文献[3]标准判定疗效。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
6、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在给老年患者行药物保留灌肠时,插管深度≥30cm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与1、从解剖特点看,直肠长度为12~15cm,乙状结肠为40~45cm;2、从组织胚胎学看,直肠表皮细胞没有吸收功能[4],药液吸收主要在乙状结肠。除此之外,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张力降低,内括约肌收缩力增强,外括约肌收缩力减弱,相互协调功能下降[5],老年患者肛管受到粪便或灌肠液刺激后极易发生失控现象。
7、常规对保留灌肠的插管深度一般要求是≥15cm,当采用传统保留灌肠的插管深度采用15~204cm时,插管前端只能达到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或刚刚到达乙状结肠,这样灌肠液会直接进入直肠,对肠壁产生压力刺激,使压力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使降结肠、乙状结肠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舒张引起便意感,使灌肠液容易排出体外;当插管深度达到30cm时,其所达位置在乙状结肠中远段,灌肠液进入容量较大的乙状结肠内,避免了药液直接进入直肠而产生排便反射,减少了对肛门括约肌的刺激强度,同时又能使药液流入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