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对策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对策

ID:14327392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7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对策_第1页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对策_第2页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对策_第3页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对策长乐数学名师工作室陈永河福建省从06年秋季开始进入新课改,必修课本选用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A版教材,这套教材在封面设计、主编寄语、本册导引、章头图及正文中的“观察”、“思考”、“探究”及“边空”等栏目的设计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在编写上更加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而且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注重数学史渗透,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我们一线教师在使用这套教材进行教学时却遇到了许多困惑,并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2、,下面就以A版数学必修教材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一、高一新生数学知识结构及学习行为特点1、高一新生对教材的理解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初中教材往往内容通俗、具体,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题型少而且简单。对于不少定理没有严格的论证或以公理形式直接导出,从而避免了证明。另外,初中教材坡度小,直观性强,对于每个概念都配备大量的习题和练习;加之升学压力,教师多采用反复训练,机械重复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每一道题的求解而不是理解。但高一教材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集合、映射等近代数学知识;接下来是抽象性更强的集合运算问题、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提高

3、了一个层次。在众多的符号、概念、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论证中,一部分学生便渐渐找不到感觉。尽管高中新教材的难度要求有所下降,但由于高考的存在和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敢降低难度。2、高一新生不良学习习惯,不当的学习方法严重影响高中数学学习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他们上课注意听讲,满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只是满足于课堂上听,没有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多数学生缺乏积极思考的习惯,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害怕困难,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自己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过程。不会科学的安排时间,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对于自己学习中的错误不愿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高中数学多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和严格的逻辑推理、论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培养,这让学生很不适应。再加上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少,教师不能象初中那样细嚼慢喂,只能选取一些典型的习题讲解,培养学生的能力。因而,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勤于思考,善于归纳。而高一的新生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往往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学习。二、人教A版必修系列教材的特点及我们对教材的困惑1、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教材出现大量的应用题从1995年的高考开始,应用题在高考试题中就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数学新

5、课程在编写时也力求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谋求科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倡导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仅在A版数学必修一中就编制应用题57题,其中作为引入的5题、例题15题、练习和作业题36题、探究1题,数学应用题的练习和作业就占总练习和作业量的25%,可见所占比例非常之大,这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仔细分析一下,在57道应用题中有21题已经是直接给出了数学的模型,占总应用题量的36.8%,这也意味着这部分题失去了应用题本身所固有的功能,而且所给出的数学模型超出学生目前的知识范围,纯属是代值计算的计算类题,编

6、写这些题就失去它原有的意义。2、新课引入案例的情境设置4A版数学教材大多地方是通过背景例子来引出数学概念,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力。但有些地方存在着新课引入案例选择与学生实际年龄不符的地方,如《数学一》函数概念引入的三个实例:(1)炮弹发射问题;(2)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问题;(3)恩格尔系数问题。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三个实例,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差较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7、,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理解三个实例都有一定的困难,更谈不上归纳共同点了。3、新课程的螺旋性新课程采用了“螺旋式上升”的理念,把知识点分成几片,先讲一片,然后就放下了,讲下一片的时候就要等到一学期甚至一年以后。可是知识是有一个体系的,前几个知识点告诉你“是什么”,下面就要告诉你“为什么”。现在你只讲了“是什么”,“为什么”要到以后再讲,这个体系就切断了,学生思维探究的火花被扼杀了,这种模块化的学习与螺旋上升是否有矛盾?如必修二学习了直线与圆等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而到了选修2-1才又学习圆锥曲线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