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764452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试述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谈物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摘要】青少年学生是是祖国的未来,将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大使命。 【关键词】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可是,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青少年误入歧途乃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件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大事。作为教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义不容辞。而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有的放矢地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挖掘出教材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找准渗透点和突破
2、口,联系生活实际,利用适合的教学方式,恰如其分地将法制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使青少年学生成为知法、守法的好公民,预防和减少他们的违法犯罪,使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993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以国家根据大法的形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建设法治国家,健全的法律需要人们去遵守、执行,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广大的群体,他们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将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大使命
3、。可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学生误入歧途乃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及低龄化、团伙化,危房程度极其严重。从贵定某中学“9?16”案件、瓮安“6?28”事件等不难看出,中小学法制教育仍然存在着薄弱环节,也凸显了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小学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教师,让他们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因此,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对《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黔教法发【2
4、011】152号文件精神的有关要求,我们要在各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法制内容,让法律知识走进课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学科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找到渗透点和突破口,把握时机,适“度”渗透,使学生在学好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只有这样,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预防和减少他们的违法犯罪,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使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将来成为祖国建设事业增添砖瓦的栋梁之才和接班人。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有的放矢。
5、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学校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应是一项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他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开发教材所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条文,才能在教学中适时渗透,有目的地、恰如其分地将其融合在教学中。 法制教育要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坚持以学科教学为主,法制教育为辅,做到渗透有“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地把握尺度,潜移默化地渗透,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忽视学科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只有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找准渗透点和突
6、破口,决定从哪儿选择突破,突破什么,把握时机,适“度”渗透,才能有机地将法制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教学中。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在教材体系中,有的内容多次出现在不同年级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并适当选择渗透的内容和程度,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法制教育的内涵,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至于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合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介绍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实例分析引入法”
7、,以供广大同仁共勉。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联系实际,通过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自然引入。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既要遵循学科的教学规律,根据学科特点挖掘出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列举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如在物理教学中,在学习“压力、压强”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公路上运煤车严重超载,造成有些路面伤痕‘累累’,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总结并指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