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02924
大小:97.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21
《如何承传中华文化0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承傳中華文化(第一集)蔡禮旭老師 2011/11/2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2-009-002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早安。不知道諸位學長昨天睡得好嗎?有沒有夢到周公、夢到孔子?夢到是好現象,是因為至誠的心感得古聖先賢來給我們教誨、來給我們鼓勵。剛剛我要到教室之前,遇到我們中心的林學長,她是負責洗衣房的工作。剛好今天是禮拜天,本來我們禮拜天洗衣房是不工作的,休息一天。事實上在洗衣房、在廚房,這一些工作都非常的辛勞,很辛苦的。而在辦課程的過程當中,好像掌聲都給了台上的人,事實上最辛苦的人都是默默付出,他們
2、修的都是真實的功德。我們站在講台上的人,「陽善享世名」,這個福都消掉了,而且還造一個罪。什麼罪呢?叫名不符實。名又過實了,「名者,造物所忌」。名過其實,天地鬼神都是忌諱的。「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這個是《了凡四訓》當中的一段話。他享有很高的名聲,可是他實質的德行差很遠,這樣子福報享完了,「享盛名」,享完之後,必有奇禍,他沒福了,沒有福,祿盡人亡。大家現在聽每一句話,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一聽到亡,「哎呀,好恐怖」。死恐不恐怖?死怎麼會恐怖呢?請問大家,這個世間每天多少人在死?多少生命在經歷26生死?真明白了,死,像換
3、衣服一樣。這個身體本身是一個工具,它不是我,它是“我”的身體,它是靈魂暫時用的一個工具,就像房子,就像衣服。請問大家,換一件衣服,這個衣服已經壞了,不能穿了,會不會捨不得換另外一件衣服?會不會?有些人說不會,有些人說會。會也對,不會也對,都對。只要你善解人意,都對。「會」的人,他惜福,再補幾個洞,沒問題,繼續穿。他說「不會」也對,因為他對物質不執著,真的不能穿了,放下。身體不能用了,放下。又有一句俗話叫「好死,好超生」。我今天怎麼一開始就談「死」這個問題?可能就是要大家一起破執著,先把最難放的、最恐懼的問題解決掉,後面就好說話
4、了。你看這句話有道理,「好死,好超生」,這個身體不能用了,當下精神清清楚楚,你當然可以去換一個更好的身體,換一個更好的環境,是吧?就像一個人很有判斷力、很清楚,你去挑什麼東西,一定挑得好;可是今天突然有點重感冒,昏昏沉沉的,當然在決定一些事、選擇一些東西會錯。那我們看到這一句成語,看到這一句俗話,要用心去感受。好死好超生,請問,現在的人好死的有多少?這句話再用心去體會,道理很深廣。現在的人大部分在醫院結束生命,在昏迷中結束生命,你說他怎麼判斷下一世去哪裡?孔子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這個靈魂能不能非常清晰、26有智慧的去選
5、擇祂下一段旅程?所以學生問孔子「死」的問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你生時所做的一切是因,死後感得的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知道怎麼好好的活,你就不會去怕「死」的問題,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真明白這些道理了,很清楚自己的後半輩子會怎麼樣,下一輩子會怎麼樣,心都是很安的。明理之後,理得,心就安。其實我們只要心裡有情緒,心裡有擔憂、有恐懼,都是理還不明白。重點在哪裡呢?當我們理不明的時候,是在那裡一直煩惱,還是趕緊讀經、趕緊聽經,把問題的答案找到,安自己的心?這個就是一個重要的理智的態度。是把時間耗在煩惱上,還是
6、寧為成功找方法,把方法找出來。其實,當我們的學習不積極的時候,最根本的原因,在我們的慈悲心、使命感沒有發出來。有承擔的人,他不會想自己,他會想著怎麼樣提升自己,怎麼樣去利益身邊的人。我們舉個大家都能體會的例子,我們的父母有跟我們喊過苦,有跟我們喊過累嗎?有沒有?在我的記憶當中,我的父母沒有講過這一句話,可是他們那個時候的生活困難、挑戰、物質的條件,遠遠比我們現在難得太多。可是他們不喊苦、不喊累,盡心盡力照顧這個家族。以前家族比較大,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兄弟還住在一起,可是我們的母親,當大嫂的,都能扛起來,從不退縮,26從不抱怨
7、。可是現在不是大家庭了,是小家庭了,夫妻兩個人,可能兩個孩子、三個孩子,在大陸的話,一個孩子。結果這個太太每天都喊「苦苦苦苦苦,累累累累累」。以前生六個、生八個,從來沒喊過苦、累。為什麼現在生一個、兩個喊累?問題在心境上。因為以前人有道義,她覺得那是她應該做的事,所以她不感到累,她為別人,她有源源不絕的動力。我們看母親還沒結婚以前那個照片,亭亭玉立,不食人間煙火,是吧?結果一結婚,馬上潛力完全發揮出來,去買菜,右手拖個菜籃,左手抱個孩子,旁邊衣服上還扯著一個小孩。我還聽說有一個媽媽,剛好家裡失火,本來經濟就不是很好,結果一失火
8、了,那電冰箱剛買的,積攢了多少年的錢才買到,那個母親把它扛出來。結果後來火災結束之後,兩三個大男人扛進去都很困難。你看那個潛力從哪裡來?從責任心來,從愛心來。所以佛家有一句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個「方便」,從教育講叫「因材施教」,設身處地,以他能接受的方法幫助他;從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