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中国古代自然观与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拟建中的阜阳市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依托中国XX国际服装城,拟建成为皖西北地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商务及功能最优的现代化、国际化服装专业市场,建设规模占地约128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经过1--2年的开发建设,能达到正常运营期的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将吸纳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经销商、代理商企业物流总部等500—1000家,预计年交易额实现68亿元人民币,每年实现税收8000—10000万元人民币,每年实现利润1.68亿元人民币,实现就业和创业人员约2万以上。论中国古代自然观与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摘要:本方简
2、述了中国在代自然观与西方古代自然观的意义以及其相同之外与不同之处。一.自然观的概念1.自然观的定义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2.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有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八卦学说以及元气说、,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五行
3、说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且五个物质元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阴阳学说用阴阳二气来解释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原因,把自然界有规则的变化称作“阴阳有序”,把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叫做“阴阳失调”。一切事物都是在阴和阳的矛盾运动中的发展变化的。八卦说把天、地雷、火、风、泽、山、水八种常见的实物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用八卦的错综配合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发展变化(八种符号为乾、坤、震、巽xun、坎、离、艮、兑)。元气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弥漫的“元气”所构成。“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在元气之外,别无一个有意志的造物主,从而否定了
4、神的存在。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是崇尚自然,反对对自然的干预,追求对自然本性的顺从。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地、天都统一于“道”,而“道”又是自然的,人应当顺应自然,不可有意作为。老子反对人为,所以菲薄智识技巧。老子自然观的中心是“抱朴”,返朴归真是他的理想境界。庄子则将天人对举,并赞叹自然之伟大,悲悯人类之渺小。《庄子·外篇》云:“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为尊,人道有累,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即不以人力改变自然,这与欧洲近代自然观是迥然而异的。庄子认为,
5、真正有修养的圣人是不参与大自然的造化过程的,而是安然地随顺自然,任变而终,这就是人与天为一,如果硬要有所作为,终究会有不良的结果。道家的天人合一学说是消极无为的,在天人关系上,只见于天而无见于人,尊天抑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庄子明确提出天与人应统一起来,主张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这表明其消极无为的思想又不乏合理的因素。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比道家积极得多。道家的天人合一说完全取消了人的能动性,顺自然无所为。儒家的天人合一说虽然也以天为本,经济增长: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十一五”期市GDP年均增长12%以上(现14%以上
6、),2010年达到650亿元以上,人均GDP力争1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达到550亿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长20%,五年累计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销售额260亿元,年均增长20%,外贸进口总额2.5亿美元,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招商引资突破500亿元,力争达到600亿元拟建中的阜阳市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依托中国XX国际服装城,拟建成为皖西北地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商务及功能最优的现代化、国际化服装专业市场,建设规模占地约128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经过1--2年的开
7、发建设,能达到正常运营期的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将吸纳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经销商、代理商企业物流总部等500—1000家,预计年交易额实现68亿元人民币,每年实现税收8000—10000万元人民币,每年实现利润1.68亿元人民币,实现就业和创业人员约2万以上。却不否定人的独立存在,而是主张积极有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以积极的入世态度来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之间的协调、和谐与一致。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认为人与天相通,人的善性是天赋的,认识了自己的善性便能认识天,人与天地万物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要
8、求通过主体内心和本性的探索,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境界。北宋张载提出气一元论的主张,宋程明道认为人与世界本是一体,“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宋明理学中理学一派的代表朱熹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