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小学数学试题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18米增加是( )米,减少是( )米。2.王阿姨每时织布米,织米布需要( )时;时可以织布( )米。3.比40米多的是( )米,( )米是40米的。4.10千克大米,若吃去,还剩( )千克;若吃去千克,还剩( )千克。5.一堆煤,上午运走,下午又运走。这一天共运走了这堆煤的,还余下这堆煤的没有运走。6.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是把( )看作单位“1”,今年产量相当于去年产量的。数量关系式:去年小麦的产量×( )=今年小麦的产量。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1( )2
2、.13千克减少后再增加,结果还是13千克。( )3.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4.一桶油用去它的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5.把一根6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米。(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A. B. C.2.一个数的是,求这个数的是多少,列算式是( )。A.××B.÷×C.÷÷3.一本书,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那么( )。A.第一天读的页数多B.第二天读的页数多C.两天读的一样多4.书架上有故事书240本,比文艺书少,求文艺书有
3、多少本,设文艺书有x本,列方程为( )。A.x=240 B.x=240C.x=240四、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 1-= -=×=12×=3÷=÷4=-=÷=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3-×÷×7+×11×÷×995÷五、看图列式计算。1.2.六、解决问题。1.某品牌羽绒服反季节降价销售,原价240元,现价比原价减少了,这种羽绒服现价是多少元?2.一块长方形的地,长90米,宽是长的。这块地的周长是多少米?3.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还剩80页没有看,这本书有多少页?4.两地相距96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
4、开出,时相遇。甲车每时行54千米,乙车每时行多少千米?5.莉莉和兰兰各自买了一个书包,莉莉的书包花了30元,比兰兰的书包少花了,兰兰的书包多少元?6.某超市原来女售货员占售货员总数的,后来男、女售货员都增加了6名,这时女售货员占售货员总数的,这个超市原有售货员多少名?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1.24 15 2. 3.60 30 4.4 9.4 5. 6.去年小麦的产量 1+二、1.×✕ 2.×✕ 3.√ 4.√ 5.×✕三、1.A 2.B 3.C 4.B四、1. 8 2. 5 10 1 19 75五、1.100×=120(万元)2
5、.66÷=77(千瓦时)六、1.240×=140(元)2.×2=300(米)3.解:设这本书有x页。x=80 x=1004.96÷-54=66(千米)5.解:设兰兰的书包x元。(1-)x=30 x=456.解:设这个超市原有售货员x人。(x+12)×-x=6 x=24亲爱的同学: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大家一定跃跃欲试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身手吧!成绩肯定会很理想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一定要用学到的知识让知识飞起来,学以致用!在考试的过程中也要养成仔细阅读,认真审题,努力思考,以最好的状态考出好成绩!你有没有做到这些呢?是不是又忘了检查了?快去再检查一下刚完成
6、的试卷吧!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
7、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8、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