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四、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ID:11161485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4186
四、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_第1页
四、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_第2页
四、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_第3页
四、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四、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植物组织的水分状况可用水势(代表水的级量水平)来表示。植物组织的水势愈低,则吸水能力愈强。反之,水势愈高,则吸水能力愈弱。不同植物,不同部位,不同年龄及不同时刻的组织,水势都有一定差异;土壤条件及大气条件等外界因毒对植物组织的水势也有很大影响。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可以了解植物组织的水分状况,也可作制订作物灌溉的生理指标。    (一)原理    1.原理    当植物组织与外液接触时,如有植物组织的水势低于外液的渗透势,则组织吸水而使外液浓度变大;反之,则失水而使外液浓度变小;若二者相等,则外液浓度不变。当两个不同浓度的溶液相遇时,比较稀的溶液由于比重较小而上浮,浓的则由于比重大而下沉。如果取浸过植物的溶液一小滴(为便于观察,可先染色),放在原来与其浓度相同而未浸植物组织的溶液中,就可根据刻滴的升降情况而断定其浓度的变化,小液滴不动,则表示该溶液浸过植物后浓度未变,此溶液的渗透势即等于组织的水势。    2.材料与设备    (1)小液流测水势装置1套[包括:①小指管16支(或用16个装青霉素的小瓶代替)其中8支试管(甲管)附有软木塞,另8管(乙管)附有中间插橡皮头弯咀毛细管的软木塞;②特制试管架1个;③直径为0.5cm左右的打孔器1个;④镊子;⑤解剖针;⑥移液管(5ml)8支;⑦CaCl2溶液,浓度为:0.05.0.10.0.15.0.20、0.25.0.30、及0.40mol/L;⑧甲烯兰(或甲基橙)少量;⑨特制木臬1个。](2)待测植物。    3.实验步骤    (1)测定组织水势进所用的溶液,一般最常用的是蔗糖溶液。便有人(1974认为以用9份NaCl与1份CaCl2混合而成的平平溶液较好;且指出,为简易起见,用纯碎CaCl2溶液也可。本实验采用溶CaCl2液。这两类溶液有如下优点。     ①它们能使植物细胞保持正常的选择特性,因而可防止细胞内含物的外逸。    ②植物细胞或组织浸入这些盐类溶液时,与这些外液达到水分平衡所需的时间比浸入蔗糖溶液时间少6倍,这是因为这些盐溶液的粘度比蔗糖溶液的低,其溶质的扩散系数也比蔗糖大的缘故。由于细胞或组织在这些盐溶液中所需浸入时间短得多,因而也就利于细胞维持正常状态。    ③它们即不发酵;也不易分解,因而在室温下可久贮于加塞的玻瓶中而不变质,这又是蔗糖及葡萄等溶液所不及的。    CaCl2溶液可先配制成1mol/L,配好后可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溶液的PH。如发现PH值低于4.5时,可加入小滴浓NaOH溶液,然后再测试,要求CaCl2溶液的PH达到稍高于4.5。    (2)取干燥洁净的小指管(或青霉索瓶)8支(甲组),分别在各管中依次加入0.05至0.40moml/L8种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范围根据植物组织水势的大小而定)各4ml左右。另取干燥洁净的小指管(或青霉索瓶)8个(乙组),同样地分别加入8种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各1ml。各指管加标签注明浓度后,按浓度顺序将甲、乙指管相间排列在度管架上。甲组指管塞上软木塞,以防蒸发。乙组指管上塞一插有橡皮头的弯咀毛细管的软木塞,以便吸取溶液。全部试管装于一特制木箱内,以便田间测定。    (3)在待测植株上,选取一定叶位及叶龄的叶子数片(如5~8片)放在一起,用打孔器打取圆片,每打一次得5~8片,放于乙组指管的一种浓度中,并使小圆片全部浸没溶液中,盖紧软木塞。共柏树取叶片小圆片8次,将8支乙组指管放完为止(要注意操作迅速,以防水分蒸发)。放置5~20分钟(如不是CaCl2溶液而是蔗糖溶液,则常需放置30~120分钟),并经常轻轻摇动指管,以加速水分平衡(温度低时应适当延长放置时间)。为使叶圆片在各管间尽量一致,8次打片可这样做,对称叶在叶子中脉对称的两侧各打4次(4孔),孔与孔间尽时靠拢。    (4)经一定时间后,乙组的每一指管中用解剖针投入甲烯兰(或甲基橙)粉末微量,拌匀,使溶液着色。用毛细管吸取了色的溶液少许,插入盛有相应浓度的甲组指管中,使毛细管尖端位于溶液中部,然后轻轻挤出着色溶液一小滴。小心取出毛细管(注意勿觉动溶液),观察着色小液滴的升降动力 同。如果液滴上升,表示浸过组织的溶液浓度变小(即植物组织中有水排出)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高于该深夜的渗透势;如果有色液滴下降,则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低于偏浓度溶液的渗透势;如果有色液静止不动,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如果在二浓度相邻的二溶液中一个下降,而另一个上升,则植物组织的水势为此二溶液渗透势的平均值。    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中有液滴的升降情况,找出与组织水势相当的溶液浓度,查附表,得该组织的水热势。也可代入下列公式计算:    φw=φπ=-CRTi×1.013×0.1(Mpa)    I:解离系数,CaCl2等于2.6    C:溶液浓度(mol/L)    R:气体常数(0.082)    T:绝对温度(273+t)℃    (5)测定并比较不同条件(如不同的植株之间或枝长在植株上、中、下各不同部位;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一天中不同时刻等等)下植物叶子的水势。记录并分析结果。            (二)折光仪法    1.原理    折光仪是测定物质折光率(折光系统)的仪器。根据折光率可以测定溶液的浓度,所以也可用于本实验测定植物组织外液浓度的变化,以求知植物组织的水势。这一方法较为迅速而准确。    2.材料及设备    (1)蔗糖溶液(0.2~0.7mol/L);(2)折光仪;(3)小指管(或青霉素瓶);(4)温度计;(5)打孔器(直径为0.5cm左右)。    3.实验步骤    (1)将贮于密闭小指管(或青霉瓶)中的各不同浓度(0.2~0.7mol/L)蔗糖溶液,用折光仪测定它们的折光系数,并记录溶液温度。     (2)从供试植物叶上用打孔小圆片如前,分别浸入各种浓度的糖溶液中1-2小进,每,隔15-20分钟播动10秒钟左右,使组织与外液水分交换达到平衡,然后用折光仪将糖液折光系数再测一次,并记录液温。    3.根据所测糖液的折光系数,查出浸泡叶片之后其浓度未变的糖溶液。该液的渗透势就等于植物组织的水势。可根据折光仪上读得的溶液含糖%(如折光仪不能读出含糖%,可由折光系查表(见物理化学手册)而求得,换算成摩尔浓度(mol/L),再查附表,就得到以大气压(或巴)表示的植物组织的水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