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94975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法律论文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情绪状况的实验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情绪状况的实验研究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情绪状况的实验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情绪状况的实验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情绪状况的实验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本研究借助情绪的斯特鲁普(Stroop)效应的研究范式以对攻击性词汇和消极退缩性词汇的加工反应时为手段,来探讨工读
2、生攻击性情绪状况的特点。结果发现,工读生和普通生相比,攻击性情绪和消极抑郁性情绪表现都比较强烈。这两类情绪也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D917.3 文献标识码 A 一、问题的提出 工读学生是指那些年龄12至17岁,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特殊学生。这些问题包括偷窃、打架斗殴、抢劫、诈骗、性罪错、赌博、吸毒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工读学校约七十多所,在校学生约1.5至1.7万名左右。如何了解这些学生共同的认知特征,寻找其内在的心理规律,为有效地改变其认知偏差和不良行为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是
3、特殊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问题。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behavior)在工读生中是一种比较突出的社会行为表现方式,是指有意地伤害他人,给他人带来不愉快和痛苦的行为方式。因为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状况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人格、品德的发展和个体社会化成败,所以攻击性行为基本上是一种不被社会所接受和应许的行为方式。 已有的调查发现,工读生在正常情况下也会出现过度的情绪困扰和令别人难以接受的行为方式。叛逆、任性、对人怀有恶意,惹人讨厌。不能与同龄人、伙伴、家长和教师保持较好的人际关系;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对他人或某些事物存在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的倾向。我国学
4、者祝蓓礼和陈国鹏(1982)采用吉尔福特人格问卷也对工读生的性格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结果也发现工读生在情绪变化大小、攻击性和活动性的大小、性子的急慢等人格特征方面与正常中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情绪变化大,容易兴奋、容易动感情,喜怒哀乐常常表现在外,且注意力不能集中;关心主观的程度高,常常空想一些不现实的事情,把幻想当作一种乐趣;攻击性比正常学生高,更不能忍受别人的“无礼”等特征。工读生作为一个攻击性行为方式表现比较突出的特殊群体,在减少和消除攻击性行为方面,对引起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和情绪状况的研究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许多外在的刺激因素会
5、唤起和加剧人的攻击性行为。例如,炎热天气会通过唤起敌意性情绪、敌意性认知,在模糊情景中增加了敌意性偏见,三条独立的途径增加敌意性倾向(CraigA.Andersonetal.,1993)。另外,如果受挫的经历与某些煽动性的刺激因素联系在一起,受挫后攻击他人的倾向可能会被加强。 攻击性强的学生之所以采取攻击的方式来解决人际关系冲突问题,是因为他们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存在着某些偏差和缺陷。国外相关的研究也证实,有攻击倾向的儿童,会选择性地输入具有敌意的信息,倾向于注意,并较容易回忆具有威胁性的信息(Gouze,1987)(Dodge&Frame,1981)。对工读生攻击
6、性行为和情绪状况的研究,目前在国内较少。工读生攻击性行为的情绪特征是否与国外和国内对正常群体的研究结果一致,还是有其特殊之处?这都需要我们通过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二、研究方法 本实验采用情绪的斯特鲁普(Stroop)效应的研究范式,通过两类(工读生、普通生)和两种性别的学生对攻击性词汇和消极退缩性词汇的认知加工的比较来探讨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工读生攻击性在情绪方面表现出的特点。 假设1:工读生和普通生相比,对攻击性词汇和消极退缩性词汇都更易产生情绪反应和认知加工。表现在他们在给有攻击性的和消极退缩性的语词的颜色进行命名时的反应时可能要比普通生要长。
7、 假设2:女生和男生相比,男生在对有攻击性的词汇、女性在对消极退缩性的词汇都更易产生情绪反应和认知加工。表现在他们在给相应的语词的颜色进行命名时的反应时可能会存在差异。 (一)被试 实验组:工读生34名(男生18名;女生16名),年龄:12-16岁。对照组:普通生32名(男生16名;女生16名),年龄:12-15岁。 自变量:组别、性别、实验任务(攻击性语词、消极退缩性语词),因变量:情绪受干扰的程度。(反应时、错误率)。 设计:本实验采取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2性别(男、女)×2任务(攻击性语词、消极退缩性语词)的多因素混合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