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从空间认知角度探讨汉日方位词“上”的用法区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空间认知角度探讨汉日方位词“上”的用法区别 方位词是人类认知中极为重要的空间概念,也是人类认知世界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汉语日语的语言表达中,方位词出现频率高、使用范围广,其语言功能不容忽视。从结构上看,汉语和日语的方位词系列非常接近,却仍有许多细微差别,值得学习者和指导者注意。 然而,从先行研究资料来看,最有代表性的有: 陈红从句法学角度,比较了中日上的用法区别,指出日语多使用助词(如,に、で、を、中など)来表述汉语中的上的语义;王宇新从基点性质、承载物的状态及二者关系出发,王晚明从字义角度,赵银
2、平从语义及句法学角度出发,分别比较了汉语日语方位词上的用法。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将汉语日语方位词上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其中相关概念、理论较为复杂,而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方位词的学习都是在初级阶段进行的,所以,用这些理论指导教学或学习,显然是有困难的。所以,笔者欲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空间认知角度进一步探讨汉语日语方位词上的用法区别。 诚然,上一词除了表示具体的方位外,还有动词、副词用法以及很多抽象的含义,本文的研究范围仅限于名词中表示具体方位的意项,从空间认知角度进行逐一分析,举实例对比验证。 1
3、汉语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 关于汉语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国内外有较多的先行研究,其中,缑瑞隆最有洞察力,他用是否附着的标准将上区分为上和上方两个概念,并将前者,即上的原型语义规则定义如下。 如果:(1)有一个平(曲)面①A和一个物体B;且:(2)平(曲)面A足以承受或固定物体B;并:(3)物体B与平(曲)面接触并附着于平(曲)面A;则表述为:(4)(物体B)在平(曲)面A上。 该定义事实上完善了关于英国孩子对空间关系认知的研究成果,强调汉语中上的语义构成,更有附着的要素。缑瑞隆还用图示的方式直观阐述了
4、上的空间认知变化,如下图1。 在缑瑞隆看来上A上B上C表示的物体与平面的相对空间关系都一样,不同的是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看作是由上A开始向上C逐渐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认知心理学中所谓的意象加工过程。上B是上A在心理上旋转90°造成的,上C是上A旋转180°造成的。 笔者认为,上的空间认知变化路径,除缑氏指出的意象加工过程变化之外,还有一条受重力影响发生的空间认知变化路线。将图1稍作修改,对比如下图2。由上A到上E的过程,即就是以重力作用为影响的,目的物从上方接近、接触
5、、附着到参照物,并嵌入、脱离到参照物下方的过程。 该定义反映出了汉族人独特的心理意象加工过程,即,以施加有重力为恒定不变的抽象因素。 综上所述,汉语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可以总结为:(1)上方;(2)表面附着或嵌入。 2日语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 关于日语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笔者主要通过引用日本学者梅本孝的观点来说明。梅本孝在论述日语中上、下的隐喻机制时认为,关于上下表现的成立必须要依存两种中心,一是以眼睛(身体)为中心,一是以重力环境为中心。其中以眼睛(身体)依存为中心的机制,主要为换喻,由于眼睛
6、长在人体相对上方,接近眼睛表现为上。眼睛可换喻成身体,再放大可换喻成身体存在的房屋,甚至换喻为人口集中的都市,例如到京城为上京等。而以重力环境依存为中心的机制,主要是隐喻。如将水的发生源隐喻成为中心参照,离水源近的为上游,反之为下游。其以眼睛(身体)依存为中心机制的观点用图3表示如下(笔者所绘制)。 依次对应举例如下: (1)上半身(じょうはんしん)一词,指人的上半身。 上部(じょうぶ)一词,指物体的上部分。 (2)山の上に一抹の白云が浮かぶ。山の上指山的上方。 (3)上着(うはぎ)一词,表示
7、外衣。当人穿衣服时,紧贴身体方向以及靠近身体方向为下,远离身体方向为上。同样,上纸(うはがみ) 一词,意为包装纸,也是与参照物(内部物品)上下位置关系的绝佳表现。 机の上に本があります。山の上指桌子的上表面。 综上所述,日语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可以总结为:(1)某物上部;(2)上方;(3)身体外表面、物体外表面或上表面。 3汉日方位词上的用法比较 从对第一、二章的汉语日语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分析可以看出,汉语方位词上所指示的范围要远远大于日语的上字。在上文我们也已经知道上A-E基本囊括了汉语中的所
8、有情况,那么接下来以汉语的上A-E为基准,进行汉日例句①比较分析。 3.1上A(上方) 关于上A,汉日是完全对称的。无论是学习汉语的日本人,还是学习日语的中国人,都比较容易把握这种用法,一般很少出现误用的情况。 例1竞新,你去瞧瞧我那书橱顶上的瓦面,到底漏的怎么样。(《霜叶红似二月花》971)/竞新、おまえはわしの书棚の上を见てきてくれ。雨漏りがするのでな。 例2行手の左手に当って、一ばん远い山の上に一抹の白云が浮かび、その云の遥か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