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ID:10122622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1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淄博七中高一语文王静语文课改进行到今天,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和理解,也引来了更多的一线教师的探讨和反思:语文的功能是什么,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语文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更有效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语文教学如何与当代精神相结合……不一而足。今天的生活环境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他们的思维也更为活跃,而仅仅是语文课堂教学是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仅如此,即使那些喜欢语文学习的学生,也因为考试无法与自己的兴趣直接挂钩,往往在对现代文的分析和文言文的字词句的讲解中逐渐产生了倦怠。面对如此种种,我们的语文

2、教学到底该走向何处,确实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到底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粗浅的阐释。第一,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从初中学习转到到高中,很多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是从“背”中得来:“老师,语文不就是背背课文吗?”“老师,我们初中老师都是让我们背几篇范文,然后考试的时候仿写”“老师,这么多字词,光靠背怎能记住?我不会学了。”“我理解了就能做对题吗?如何提高理解能力?我把课堂上学的背过是不是就可以了?”这样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停留在“背”的阶段,背字词,背课文,背答案,背作文,背结构……上

3、课笔记上的记得密密麻麻,生怕漏掉教师师的一个字,下课就沉浸在“背”的海洋中。如此到了高中,很多教师也基本上没有很好的办法去改变,万般无奈之下“背”吧,不会记下来“背!”结果学生的学习依然是“被动”的被督促,靠教师的检查来学习,学习的过程没有什么体悟和感想,自然也就没有了兴趣。即使有教师尝试去“启发”,结果也必然是左“启”右“启”不见效,最终教师也失去了兴趣,还是传统的“灌”。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要从“被动”的“灌”到“主动”的“学”,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

4、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就是要以语文的人文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启动学生的学习劲头。这首先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能够联系现实生活找到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就像于丹解读《庄子》和《论语》,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有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将语文的工具性融合在人文性的理解之中。比如讲读《套中人》一课,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套中人有什么特点;套中人的性格在现实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5、;套中人只有别里科夫才是吗,我们身边是否也有套中人。这样由文本联系到现实,学生突然之间发现自己也是“套中人”,是“成绩”套中了自己,是“争强好胜”套中了自己,是“名利贪欲”套中了世俗之人……经过这样的审视,学生发现其实“套中人”不光是十九世纪的俄国,在今天也是普遍存在,那么在学习《套中人》的时候也就很容易理解他的性格和影响了,也就明白了文本的现实意义。第二,学科视角和课堂教学。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课本学的知识不会直接呈现在考试的试题中,因而学生的学习总是抓不住目标和方向。“老师,语文到底学啥?课本上的字词名句之外,所有的东西都是课外的。”“老师,阅读理解

6、题的分值很多,可我们学了这么多文章,却还是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老师,诗歌鉴赏听讲课能听懂,可是自己去理解又是啥也不会。”“老师,这个作文题目太难了,一点思路都没有。”如此种种,学生的困惑也是老师的困惑,明明都讲到了,也学过了,还是没有把握住,甚至像诗歌鉴赏越来越找不到感觉,学生乱答一气,要不就是生搬硬套。更有甚者,作文没有弄明白题意就乱编,不讲究文章体例,更不讲究文章内容,自然“言之无物,语言乏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用来“解惑”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个“例子”,要引导学生从这些例子中找

7、到规律,而不是记死的答案。“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先贤孔子曾这样感叹,教师的功用就是在解惑中引导学生找到“三隅反”的途径,从而触类旁通,把握了学习语文的基本方式和方法,也就不会不明白语文到底学什么。语文的目的就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与课外”,而教师就是连接这“课内”与“课外”的桥梁和纽带。上面提到“自助、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其实也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当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比如学习《听听那冷雨》,学生的第一反应是“看不懂”,这很正常,学生没有离家漂泊的亲身感受没有祖国大陆的分裂之痛自然也无法看懂,但可以由学生的离家在校求学对家的思念引起对余光中的解读

8、。然后让学生自住寻找问题,“散文的形散神不散本文如何体现?”“雨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