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循环辅助的现状与展望——“新进展;新设备;新思路”

机械循环辅助的现状与展望——“新进展;新设备;新思路”

ID:9996687

大小:68.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20

机械循环辅助的现状与展望——“新进展;新设备;新思路”_第1页
机械循环辅助的现状与展望——“新进展;新设备;新思路”_第2页
机械循环辅助的现状与展望——“新进展;新设备;新思路”_第3页
机械循环辅助的现状与展望——“新进展;新设备;新思路”_第4页
机械循环辅助的现状与展望——“新进展;新设备;新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循环辅助的现状与展望——“新进展;新设备;新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循环辅助的现状与展望——“新进展;新设备;新思路”机械循环辅助(mechanicalcirculatorysupport,MCS)是一种治疗严重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长期置入应用MCS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已经被解决,而且,包括REMATCH在内的很多临床调查均证实,MCS在提高此类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因此,MCS不应再被仅仅作为等待其他治疗过程中的过渡治疗手段,而应该扩大其应用范围;要达到上述目的,则应该研制和应用更为新式的设备;目前,较新式的设备有连续血流的轴流泵(continuous-flowpump);新一代的离心泵(centrifugalpump

2、)及全人工心脏(totalartificialheart,TAH)等;统计资料显示,现有的治疗方法对于在自己家中接受护理的心衰患者,以及因大面积心梗而面临死亡的患者疗效不理想;新生的并不断完善的MCS技术为这些在绝望中挣扎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心外科手术未被采用之前,公认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法是卧床静养;1930年的心脏病学经典书籍——Levine′s临床心脏病学(Levine’sclinicalheartdisease)——对心力衰竭治疗方法的认识也仅限于此;因此,Spencer等人试图将MCS应用于那些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后难以在短时间内脱离心肺转流的患者,以达到暂

3、时恢复心室功能的目的;       在使用MCS过程中需要应用气泡式氧合器;但是因为长时间应用气泡式氧合器会造成诸如血细胞损伤&;细胞因子渗漏等并发症,这大大限制了MCS的应用;以上问题让人们很容易想到寻找一种新的辅助方法;这种方法应该在临时机械辅助心功能的同时,让患者自己的肺脏行使氧合功能,从而避免因应用氧合器造成的并发症;DeBakey等是这项研究的先驱;他们在1963年为一位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了胸腔内MCS泵置入术,此装置在术后4天中工作良好;但因为此患者神经系统病变未能恢复,故此装置不得不在4天后取出;DeBakey等在1966年报道了第1例成功应用MCS的病例

4、;      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心脏移植未被作为一种治疗严重慢性心衰的普遍方法,故将MCS长期用于支持心功能的思路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为达到长期应用MCS的目的,NHLBI(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 Institute)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此研究领域投入大量经费;NHLBI的工作是MCS研究领域的里程碑,该组织研究的MCS技术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MCS技术;很显然,此研究工作是从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机械辅助开始的;经腹左室辅助装置(abdominalleftventriculardevice,ALVAD)的问世将这一研究工作的发展推向了

5、高潮;据DeBakey的早期经验,此种装置工作性能良好,但临床效果却不令人满意;为达到长期应用MCS的目的,在20世纪70年代,NHLBI还启动了研制可置入性心脏辅助装置的计划;在HeartMate&;Thoratec&;Novacor等公司的支持下,NHLBI研制出了左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assistdevices,LVAD),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最终获得了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的认证;这一认证确认LVAD为等待心脏移植患者的过渡性治疗手段,但这一结果与研制此装置的初衷还相去甚远;在Rose

6、的建议下,NHLBI在1993年开始了被称为REMATCH(RandomizedEvaluationofMechanicalAssistancefortheTreatmentofCongestiveHeartFailure)的临床研究工作,其目的在于重新评价长期应用MCS的可行性;      在我国,万峰教授团队于1998在青岛思达国际医院完成了中国首例临床双心室辅助装置置入术(Bi-VAD),随后万教授于1999在北京邮电总医院完成了第一例左室辅助装置置入术(L-VAD),开启了我国人工心脏辅助装置临床应用的探索里程;  1  新进展   1.1  将MCS作为最终治疗方案 

7、        如前所述,最初研制LVAD的目的是将其长期应用于终末期心衰的患者;环孢菌素的应用使得MCS在心脏移植患者中首次成功应用,因为此项成功,不仅FDA承认了LVAD在过渡性治疗中的作用,在欧洲,此装置也被广泛作为过渡性治疗手段应用于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中,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HeartMate和Novacor研制的可置入性泵已经被作为过渡性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HeartMate的产品已经应用于9000余例患者,其中的1000余人已经接受了2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