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与hiv职业暴露及防护76757

梅毒与hiv职业暴露及防护76757

ID:9993413

大小:466.01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5-12

梅毒与hiv职业暴露及防护76757_第1页
梅毒与hiv职业暴露及防护76757_第2页
梅毒与hiv职业暴露及防护76757_第3页
梅毒与hiv职业暴露及防护76757_第4页
梅毒与hiv职业暴露及防护76757_第5页
资源描述:

《梅毒与hiv职业暴露及防护7675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梅毒与HIV职业暴露梅毒慨述: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本病危害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和胎传梅毒。梅毒的临床分期以2年为界分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分为:一期梅毒2~4周二期梅毒6周~6月早期先天(胎传)梅毒早期潜伏梅毒晩期梅毒分为:三期梅毒晚期先天(胎传)梅毒晚期潜伏梅毒梅毒的系统损害广泛的皮肤损害骨组织:如骨膜炎.骨炎.骨髓炎等。心血管系统:主动脉瓣病变.冠脉病变等。神经系统:脑膜炎.脊髓痨.痴呆等呼吸道消化道五官及生殖系统等梅毒的实验室检测RPR: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可做为筛査,阳性有

2、助诊断梅毒。滴度正常值1:2或阴性。连续三次复查阴性可视为治愈。第1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2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第3年末最后复查一次。治疗后阴转时间大多要半年到一年后。只要滴度逐渐下降,就无需再抗梅治疗。TPHA: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为确证试验,一旦阳性就不会阴转,终生阳性。滴度高低对冶疗没有参考价值。梅毒的治疗首选苄星青霉素G(心血管梅毒除外),240万单位/次,肌注,分两侧臀部各120万单位,每周1次,共3~4次。现在许多资料报道第三代或四代头孢冶疗梅毒效好,如头孢曲松钠等。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四环素类或大环类抗生素。心血管梅毒:用小剂量水剂青霉素G。神经梅毒:用

3、大剂量水剂青霉素G。HIV职业暴露及其防护----------------------------------------------------一、概述(一)职业暴露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培养液中引起的危害。(二)暴露的途径1、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期间注入了HIV感染的血液,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HIV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完整的皮肤接触HIV,感染HIV的危险性相当低。2、粘膜暴露:粘膜接触HIV或含有HIV的血液

4、、羊水等溅入眼、鼻等部位。二、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环节和职业分布(一)医务人员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环节1、注射、穿刺或静脉切开。2、侵入性操作:通过外科方法进入组织、体腔、器官,或进行心导管术或剖宫产以及其他可以引起病人出血的操作。3、产科:执行协助阴道分娩、刮宫产、处理胎盘和新生儿体表的血液和羊水。4、口腔科操作。5、眼科和验光。6、内窥镜检查。7、透析。8、急救操作。9、实验室。10、病理解剖。11、遗体处理。(二)国外职业暴露的监测结果1、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1981—1997年因职业暴露感染HIV的52名医务人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主要是护士(22名)、实验室技术人

5、员(19名)和医生(6名);绝大多数污染源为血液或血性体液,仅3名实验人员是暴露于HIV病毒培养液;暴露情况最常见的是针刺或割伤:针刺伤感染46例,经粘膜感染5例,两个途径均有者1例,不清1例;2、另一项有关医务人员经皮肤或粘膜接触感染的跟踪调查研究表明,在1300名被调查者中,4人HIV抗体阳性。3、目前还没有外科医生和暴露于缝合针刺伤的人员出现HIV血清阳转。三、职业暴露的预防(一)预防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医

6、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

7、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二)常用物品、环境的消毒1、医疗器材:无论一次性或可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使用后消毒才做进一步处理,最好的是高压蒸气灭菌,适宜的消毒液浸泡:如2%的戊二醛,70%的酒精。2、织物:床单、被物装入防水口袋,外面罩上另一个布袋,先行高压蒸气灭菌或者煮佛消毒后再在700℃热水中加洗剂清洗25分钟。3、排泄物和分泌物:以20%的漂白粉混合后放置1—2小时。对接触污染废水应先行消毒再排放至下水道。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