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腐败: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

不想腐败: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

ID:9971105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17

不想腐败: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_第1页
不想腐败: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_第2页
不想腐败: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想腐败: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不想腐败: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2010-07-2814:30:04来源:《人民论坛》(总第296期)作者:张铁民  【摘要】腐败现象源于社会规则的有限性与个人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腐败的决定性原因是主观原因,腐败的发生也有其社会心理原因。真正的源头反腐就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而制度建设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是使官员“不想腐败”。  【关键词】腐败官员社会心理原因思想教育  要深入探讨腐败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和决定性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也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2、腐败现象不是天然的,而是领导者行为的一种发展变化,而这种发展变化同样源于社会内部所存在的一对矛盾,即社会规则的有限性与个人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在这里,社会规则与个人欲望作为矛盾的双方,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显而易见,腐败形成的原因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规则是否完善和健全,是否能够有效地或者比较有效地限制个人欲望的发展;一是个人能否有效地克制自己的欲望,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则。这就涉及到了腐败形成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腐败形成的客观原因,简单说就是社会规则的不完善和不健全,比如,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它必然

3、具有负面效应,我们的各项制度有不健全的地方,各项监督制约机制有不严密的地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不完善的地方等。腐败产生的主观原因,当然是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忽视了世界观的改造,忽视了党性修养,所以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扭曲,从而导致个人欲望的膨胀,最终导致腐败。  那么,腐败形成的决定性原因到底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呢?也就是说,社会规则和个人欲望之间,到底哪个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呢?笔者认为,个人欲望是主要的矛盾方面,社会规则是非主要的矛盾方面。当然,社会规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经济政治

4、体制的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健全能够造成许多漏洞,使得个人有机可乘。如果有了完善的经济政治体制,各种监督机制、制约机制健全,就会不断修补或堵塞这些漏洞,使得个人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限制,所以客观原因固然是腐败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完善和健全的社会规则并不能阻止腐败的发生。因为再怎样完善和健全的体制和机制,都是相对的,不可能是天衣无缝的。所以说,即便是相对完善的、健全的社会规则,它对人的思想行为的限制或制约作用也是有限的。而个人欲望的膨胀却是无限的,是无孔不入的。欲望人人皆有,当它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完全可以达到使人遵守

5、社会规则之目的;如果个人欲望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么,个人的行为就会完全对社会规则无所顾忌。所以,客观原因是腐败产生和存在的土壤、条件,是外因;而主观原因则是腐败产生和存在根本的、内在的原因,是内因。因此,腐败发生和存在的最根本原因或决定性原因是主观原因而不是客观原因。  我们说,人人都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人人都生活在一样的社会环境之中,但是,人和人的思想行为就是不一样。有的人就是经受不住各种利益的诱惑,而有的人则能够经受住这种诱惑,能够做到坐怀不乱、不为所动。这无疑说明,到底是腐败还是廉洁,这完全取决于主观而不是取决于客观。由

6、此可见,“常在河边走”的人,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湿鞋”,关键在于你被不被那清澈溪水所诱惑,去不去玩水戏水。同样道理,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下,或者在某些高危岗位上工作,也不是人人都会堕落,都会走向腐败,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不能加强党性锻炼,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要研究和探讨腐败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  研究和探讨腐败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其实就是试图从利益驱动的对立面来分析腐败问题。利益驱动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社会心理因素有时也是不可抗拒的。  一是非分欲望心理。人在

7、其欲望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时,就会心理失衡,而为了寻求平衡,就往往会不择手段地去追求他所需要的东西。但是,人应该努力使自身的需求控制和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如果缺乏这种控制力,其行为就会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一旦某些人的内在需求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形成“非分欲望”,而这种非分欲望一旦与缺乏监督的权力相结合,就必然产生腐败。  二是相互攀比心理。相互攀比心理人人皆有,但是如果把这种心理与人们占有和享受物质及精神成果的多寡结合起来,同样会使人们心理失衡,从而抓住一切机会不择手段地获得那些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这样一来,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极其

8、优厚已不是目的了,而在诸多方面超越同类,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才是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是盲目从众心理。矛盾总是有其特殊性的,并不是所有官员都对利益特别看重,有的官员,既不贪财,也不好色,但是最终还是在这些方面走向堕落。这就不能不归结为盲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