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互动与区域社会变迁

官民互动与区域社会变迁

ID:9958066

大小:16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16

官民互动与区域社会变迁_第1页
官民互动与区域社会变迁_第2页
官民互动与区域社会变迁_第3页
官民互动与区域社会变迁_第4页
官民互动与区域社会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官民互动与区域社会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官民互动与区域社会变迁——以明清时期洪山泉水利管理为中心中山大学历史系武勇[内容提要]洪山泉现位于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镇,是该市最大的泉水出露,本文的主要资料,是源自黄竹三、冯俊杰等编著《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结合地方志文献对碑刻记载所做的一次尝试性解读。主要从明至清(含晚清)洪山泉管理活动出发,如:庙宇的修缮,水利设施的修复以及水利诉讼活动展开与地域社会发展的关系。在研究中惊喜的发现其管理活动特别是管理者角色的变化,与介休一地商业活动的发展以及晋商兴起的大背景有着微妙的关系,即在管理活动中的乡绅,虽不是富商大贾,却也是捐纳功名的热心者。而介休在乾隆年间捐纳功名者的急剧增加,

2、与洪山泉管理活动中有功名者的人物的增加不无关联。由此试图勾勒出介休县在清代,至少是乾隆年间以后商业繁荣与地方社会管理变迁的图景,并作出初步的解释。[关键词]洪山泉官民互动水利管理魏特夫曾经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水利社会,水利设施的修建与水资源的分配在社会变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农业生产必须依赖大规模的灌溉工程。大批的劳动力必须施予严格的命令,以求顺利执行任务,因此专制势力的产生不可避免。黄仁宇:《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因此,在过去的学术研究中,有关中国水利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行龙:《从治水社会到水利社会》,《读书》,2005年第8期。随着区域

3、社会史研究的兴起,两者开始相互结合,出现了不少成果。[日]森田明:《清代水利社会史研究》,郑梁生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这其中,山西省的水利问题尤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张俊峰:《明清时期介休水案与“泉域社会”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另张俊峰:《介休水案与地方社会——对泉域社会的一项类型学分析》,《史林》,2005年第3期。前文较后文稍有改动。笔者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注意到,历史上山西省的水利问题,在明清时期晋商大量兴起以后,其管理方式开始产生变化,晋商与地方社会的相关研究在过去的晋商研究中已经有不少成果可以借鉴。范淑萍:《近二十年来明清晋商

4、研究的成果和动态》,《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10期。因此本文拟以介休市洪山泉的相关水利问题为中心,结合过去水利管理、晋商研究与区域社会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地方志和碑刻资料入手,对明清时期山西的水利管理做一初步考察。本文论述的洪山泉位于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介休市东南十三里)狐岐山下。狐岐山又名洪山,故泉以山名,又因为泉前有庙,称源神庙,洪山泉又被称为鸑鷟泉,源神庙前有池,也称洪山泉为源神池。系断层作用奥陶系石灰岩与二迭系砂页岩溶洞水受阻而形成的泉水。汇水面积500平方公里,流量比较稳定,历年平均径流量为4130万立方米,近年流量逐步下降。此外,洪山泉上建有源神

5、庙,其有记载的重建年代在北宋至道三年(997),与洪山泉的开发密切相关。历史上洪山泉是介休最大的灌溉区,现在仍然是介休最大的的灌区。洪山泉所在的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的南缘,秦代建县,北魏时移建于现址,后或郡或县,均无变名。1992年撤县改市。其地形分为三部分:南部是土石山地,中部为黄土丘陵,北部是平川。汾河从东北向西南纵贯全境,河川径流集中在夏季汛期,平时水量不丰。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季短,干燥期长,年平均降水量477、2毫米,水资源紧缺。以上专业性文字叙述,均选自《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一书《导言》,21-22页。由此背景可以看出,在水资源相对贫乏而来源渠道相

6、对单一的介休地区,洪山泉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洪山泉的管理因此涉及面十分广泛,故历来政府和民间社会都重视对洪山泉的管理,洪山泉成为影响区域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此通过对历史上洪山泉管理的考察,进而探讨区域社会变迁诸问题就成为可能。一、历史上洪山泉的管理内容与区域变更1、洪山泉的管理中心洪山泉的管理实际是围绕源神庙展开的。洪山泉是介休最大的泉水出露,源神庙自然居于介休水神庙之首,此外,源神庙还是一座地方性的庙宇,清末还是碗窑行会的祭祀场所,可以说,是一个多功能祭祀的公共场所。选自《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一书《导言》,35页。“光绪二十一年的《修源神庙碑》,主要为东河所立,碑文说

7、东河公所在源神庙,‘乐台之右有厅三楹为东河办公之地。’“殿傍有房屋三间,系三河之沙堡村(东河)修盖。……嗣后如遇酬神、演戏、祭祀,以及一切因公会议,无论上游洪山等四村,下游三河四十八村,均准向东河值年水老人暂时借用,不准久占。……若非庙内公事,一概禁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源泉平讼记》,258页。本段说到的光绪二十一年《修源神庙碑在《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一书中并无辑录。源神庙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集祭祀国家帝王、民间偶像以及道家和儒家先贤为一体的庙宇,同是还是水管理组织和碗窑行会的活动场所,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