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51968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6
《金庆江荟萃吴医做先辈的高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庆江:荟萃吴医,做先辈的“高徒”(太湖书院李威)苏州是古吴的国都,建城已2500多年,历来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名医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名医1200余人,著作600余种。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即有苏州“有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的记述,使吴医的盛名远播海外。明清时代,吴医的发展更为兴盛,有“今吴中医称天下”之誉。尤其是明末吴又可《瘟疫论》、清初叶天士《温热论》等温病专著的问世,更确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从而形成了“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的三大特点,这是吴医的精华所在,也是“吴中医学甲天下”的
2、由来。苏州市十大中医健康养生专家,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中医师、苏州市中医学会吴门医派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太湖书院高级研究员金庆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吴中名医,本期“春秋人物”栏目就带您领略他悬壶济世的中医人生。秉承父志,三十岁开始学中医金庆江出生于吴县甪直镇,家学深厚,他的父亲,江苏著名老中医金里千先生遥承明末吴中名医李中梓的学术流派,医术精湛,宅心仁厚,在民间有“第二个叶天士”、“金一帖”之称。虽然如此,动乱的时代却没有让金庆江享受到家学的福荫,1966年,他在吴县甪直中学高中毕业,1968年,下乡插队于胜浦公社,担任沙湖养鱼场工程员
3、,又在木渎镇实验小学当老师。虽然教书听起来体面,但身份却还比不上现时的农民工,属于拿工分的农村民办教师(或称赤脚教师)。命运的改变发生在1977年初冬,那一年刚刚恢复高考,金庆江收到胜浦公社的来函,通知他初试过关,让他到胜浦中学领取复试准考证并填报志愿。次日,金庆江一早乘汽车又转乘轮船抵达胜浦小镇,在中学里领到了准考证,志愿表中填的第一志愿是江苏师院数学系,第二志愿是南京师院物理系,第三志愿是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填好志愿,金庆江买了张一毛钱的轮船票回到家中,将这次高考初试顺利通过,即将参加复试以及自己填报志愿的情况告诉了父母。听了他的选择,母
4、亲问道:“为什么把中医学院放在第三志愿?”他回答:“报考的人数太多,竞争非常激烈。我现在是民办老师,可能师范学院会考虑优先录用我。”父亲也直接表明了态度:“我还是觉得你能继承家业的好。”金庆江向父亲说明了自己的顾虑:“我今年快三十岁了,学中医是否年龄太晚了些?”父亲说:“历代名医中有好多人都是弃儒从医,大器晚成的。像李时珍就是三十岁开始学医的,张璐玉也是四十二岁才回苏州业医。你的文字功夫好,自学能力强,完全可以学好中医。”面对年迈父母的殷切期望,金庆江最终决定要将志愿改过来。第二天,金庆江赶到胜浦中学,与负责招生的王老师说明尊重父母的意见要重
5、填志愿,王老师说:“空白的志愿表都用光了,要么你在原来的志愿表上改一下吧。”他随即将金庆江的志愿表抽出来,那志愿表中的三个志愿都是并列地填写在一行空格里的,三个志愿已将空格填满,没有空隙的地方可再添加文字,唯一可行的办法便是用打钩的记号来标示更改。于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金庆江用钢笔线在前两个志愿与第三志愿之间打了一道钩,就这样交了上去。严冬时节,信差叩开了金庆江的寓所,递给他南京中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此,他告别了种过两年田,养过三年鱼,教过四年书的上半生,辞别了插队落户的村民们及木渎小学的同事们,踏上了下半世悬壶行医的历程。倡建中医院,推动吴
6、中医学发展在南京中医学院接受科班教育的同时,金庆江也常常借节假日和寒暑假,在父亲金里千先生身边受庭训,传家学。金千里先生在医疗实践中曾深感随着中药商品化的趋势,使中药与中医分离,这是十分不利于病人及中医发展的。他在医话《用药之道》一文中指出:“考古代医生,自必备药。故华佗采药于深山,韩康卖药于长安。自医与药分,医不识药,一任药店之胡乱混售,中医之信用,安得不堕?”同时他认为中医中药非但不能分家,而且中医必须向李时珍、孙思邈学习,精研中药。故他经常亲自到乡间去采集草药。他的这些思想对金庆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庆江也十分重视中医与中药的相辅相承。
7、1982年,在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五年后,金庆江以所有考试科目91.4分的平均成绩毕业,并于年底来到吴县人民医院工作。当初的吴县人民医院系县级综合性医院,但中医科仅何近仁先生一人坐诊。由于历史的原因,本地区中医药业务甚为萧条,待金庆江进该院上班时,连中药房都取消了,病人须要到院外中药店里去配药。医院没有中药房怎么成?1983年,金庆江向院领导提出恢复中药房,虽然得到宋玉烈院长的支持,但仍有不少老同志反对,因为前几年也曾两次办过中药房,但都因管理不善,药材虫蛀霉烂而关闭。虽然如此,金庆江仍坚持要恢复中药房,他认为医药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中药房,
8、中医是不能发展的。他自告奋勇愿以家产作担保筹建中药房,几经努力,领导终于放手让他去搞。他从设计药橱、柜台、聘请老药工、进货入库、置备药具,一应操办,最终搞得像模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